第15章 红绸子和18块8(3/3)
在队伍靠后的位置,跟着去看热闹。
队伍出发,目的地:石塘村!
一路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很快,就来到了那条横亘在陈厝村和石塘村之间的白石河。
河上那座有些年头的双拱石桥,立刻成了最大的考验!
桥面不宽,勉强能容两辆板车错身。
此刻,迎亲的队伍,加上看热闹的村民和赶路的行人,把桥头桥尾堵得水泄不通!抬着彩电和家电的几个壮汉,顿时紧张得额头冒汗。
桥面是石板铺的,有些地方还不平整,人挤人的,万一磕着碰着,或者被挤得脚下一滑……后果不堪设想!那彩电可是全村的焦点,更是陈家的脸面!
“让一让!让一让!新娘子过桥!沾沾喜气!”王志军和他几个身强力壮的战友(伴郎团)立刻发挥了组织作用,在前面大声吆喝着,努力分开人群,维持秩序。
抬嫁妆的汉子们屏住呼吸,脚步放得极轻极稳,眼睛死死盯着脚下和旁边的嫁妆,一点点往前挪。
陈野跟在后面,都能感受到那种紧绷的气氛。
他个子小,视线被大人挡着,只看到攒动的人头和紧绷的绳索。
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桥上的每一步都走得惊心动魄。
*呼…*终于,队伍有惊无险地通过了这座“拥堵之桥”!过了桥,离石塘村王家就不远了。
抬嫁妆的汉子们明显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到了石塘村王家,又是一番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热闹景象。
拜堂、敬茶、说吉祥话……程序繁琐又充满仪式感。
闹洞房环节,在王家长辈的“监督”下,尺度把握得很好,主要是讨个彩头,图个热闹,没太为难新人。
开宴了!王家院子里、堂屋里,甚至邻居家都借了地方,摆开了十几桌流水席。
鸡鸭鱼肉,各色海鲜,香气扑鼻。
男人们推杯换盏,划拳行令,热闹非凡。
女人们则围着新娘子说笑,夸赞着她的嫁衣和首饰。
陈野也分到了一个红包。
他没什么胃口吃东西主要是太吵太热,小手捏了捏那个红纸包,感受着里面的厚度和棱角。
*嗯…陈野忍不住偷摸的看了下。
是一张十块,一张五块,还有几个钢镚…加起来有18块8毛!*他心里飞快地盘算着。
1994年的18块8毛钱!对一个五岁的小屁孩来说,这绝对是一笔不折不扣的“巨款”!
买糖?买玩具?买小人书?
*傻子才买那些!*陈野内心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
*这可是他未来投稿大业的**启动邮资**啊!厚厚的一沓稿子,寄到省城甚至更远的出版社,邮费可不便宜!这笔“巨款”,就是叩开外面世界大门的第一块敲门砖!*
回去的路上,陈野坐在陈文国那辆破自行车后座上。
车子颠簸在乡间土路上,晚风终于吹散了白天的燥热和喧嚣,带来一丝凉爽。
也吹乱了他那倔强的西瓜头短发。
他小手依旧紧紧捂着装着“巨款”的口袋,乌溜溜的眼睛望着天边最后一抹晚霞。
身后的石塘村渐渐隐入暮色,喧闹的锣鼓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大姑嫁人了…*
*周守仁还悬在拳头底下…*
*铁皮盒里的故事等到了邮费…*
*吉他还在等着他去“杀鸡”…*
*还有…阿萱…*
小小的红包在口袋里,仿佛带着沉甸甸的希望。
陈野眯起眼睛,感受着晚风拂面。
*18块8…邮资够了!
他的嘴角,在暮色中,悄悄弯起了一个充满期待的弧度。
石桥上的喧嚣,宴席的热闹,都成了背景。
他仿佛已经看到,那承载着“异人世界”的信封,正穿越千山万水,飞向未知的远方。
喜欢重生1989从闽南菜园子开始请大家收藏:()重生1989从闽南菜园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