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南春桥夜市的鱼片粥(1/3)
这两天班长和郑世林等几人都觉得詹晓阳有点不一样,怪怪的。
其实是詹晓阳在琢磨王公子的卧谈内容,很令人回味。
詹晓阳有前世记忆,自然对朝阳的认识度要高。
他在琢磨着,以后是否跟文胸产业的几个同学多走动走动,为以后文胸的代理事业做好铺垫呀。
……
晚自习下课铃响起时,詹晓阳正埋头抄写《玉兰树下》的新稿,入学两个多月了,詹晓阳对学校各方面越来越熟悉,他对《玉兰树下》也越来越有感觉,也定下了至少每周一稿的计划。
铃声一响教室里瞬间活跃起来,桌椅挪动声、书本合拢声、此起彼伏的哈欠声交织在一起。
他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将笔纸都收拾好。
晓阳!郑世林的大嗓门从后门传来,走,吃夜宵去!
詹晓阳抬头,看见郑世林和黄朝彬勾肩搭背地站在门口,班长游金彦也在,正冲他招手。
夜宵?在凤凰山,天黑后除了睡觉就是写作业,哪有什么夜宵的概念。
快点!黄朝彬不耐烦地跺脚,去晚了没位置!
詹晓阳犹豫了一下,不过还是小跑着跟上已经冲出教室的三人。
初冬的夜风带起了丝丝的凉意,校园里的玉兰树沙沙作响。
路灯将四个少年的影子拉得很长,时而重叠,时而分开。
穿过校门时,保安大叔笑着摇头:又去吃夜宵?小心长胖!
南春桥的鱼片粥等着我们呢!郑世林响亮地回答,声音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
南春桥,是潮城的不夜街。
同学们聊天时总提起那里的牛肉粿条、蚝烙、干面、鱼饺,每次都让他暗自咽口水。
可是最近他接二连三的来到南春桥。
转过两个街角,喧闹声突然扑面而来。
詹晓阳瞪大眼睛——眼前的景象超出了他的想象:整条街灯火通明,摊位一个挨着一个,蒸汽在灯光下形成朦胧的光晕;食客们或站或坐,有的西装革履,有的穿着工装,还有像他们这样的学生;叫卖声、谈笑声、锅铲碰撞声混成一片,比白天的集市还要热闹。
怎么样?黄朝彬得意地撞了撞詹晓阳肩膀,比你们山里热闹吧?
詹晓阳没回答。
他的注意力被一个卖甘草水果的摊子吸引——玻璃柜里整齐码着腌芒果、油甘子、杨桃,上面撒着细碎的甘草粉,在灯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旁边是卖糖葱薄饼的小贩,正麻利地摊开薄如蝉翼的面皮,撒上糖丝和芝麻,卷成小卷。
别看了,班长拽着他往前走,今天专攻鱼片粥!
四人挤过熙攘的人群,来到一家挂着老陈鱼粥招牌的摊位前。
简陋的折叠桌旁已经坐了不少人,詹晓阳惊讶地发现好几张熟悉的面孔——有学长,还有他们口腔班的几个同学,都捧着碗吃得正欢。
卫校专场啊!郑世林大声调侃,引来一阵善意的哄笑。
老板娘是个五十来岁的精瘦妇人,系着油渍斑斑的围裙,见他们过来,用潮汕话快速问:几位?
四个!黄朝彬伸出四根手指,都要鱼片粥,加胡椒粉!
詹晓阳学着其他人的样子,在塑料凳上坐下。
凳子腿有点歪,他不得不调整坐姿保持平衡。
桌面泛着油腻的光泽,但出奇地干净,没有想象中的残渣。
第一次来?班长注意到詹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