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颍川才俊,悄然来投(3/3)
其一,明公言用人唯才,若才与德相悖,如攸之随性,如图之骄矜,明公将何以处之?”郭图这个问题,可谓直指核心,也带着自省。
袁绍正色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绍用人之道,在于察其大节,用其所长,制其所短。
譬如公则之长在于机辩纵横,则可负责外交、谋略;子远(许攸)之长在于奇计百出,则可负责情报、战术。
只要大节无亏,忠于共同之事业,些许性格瑕疵,绍可包容,并设机制以匡正。
然,若有才无德,背叛欺瞒,则绝不姑息!”回答既显包容,又立下底线。
辛评接着问道:“其二,明公欲抑豪强,兴寒门,此必触怒世家,若世家联合反对,明公当如何?”
“平衡之道,在于循序渐进,恩威并施。
”袁绍从容应答,“世家乃国之基石,不可尽废。
然亦不可任其尾大不掉。
当以功名利禄引导其为国效力,以律法制度约束其行为。
同时,广开寒门晋升之途,分其势,取其才。
如此,新旧交替,方得长久。
冀州之事,便是开端。
”此答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手腕。
最后,郭图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其三,若他日明公扫平群雄,克定天下,将何以待汉室?何以待自身?”
这个问题极其敏感,关乎终极目标。
荀攸和许攸都屏住了呼吸。
袁绍沉默片刻,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静而有力,仿佛带着千钧重量:“汉室倾颓,非一日之寒。
绍之心,在于终结乱世,还天下太平。
若天子英明,可扶则扶之;若天命已改……”他顿了顿,没有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了他未尽之意,“然,无论何时,绍行事,必上承天意,下顺民心,行堂堂正正之道,绝不效董卓鼠辈之行!功成不必在我,但求问心无愧,造福苍生!”
他没有给出虚伪的承诺,而是展现了一种基于现实又超越私欲的宏大胸怀与历史责任感。
话音落下,书房内一片寂静。
郭图与辛评再次深深下拜,这一次,是五体投地的臣服之礼。
“主公!”两人异口同声,语气充满了敬服与激动,“图(评)不才,愿效犬马之劳,助主公成就大业!”
袁绍上前,亲手将二人扶起,脸上露出了真挚的笑容:“我得公则、仲治,如虎添翼也!”
次日,袁绍便宣布,任命郭图为军师祭酒,负责外交、策论;辛评为治中从事,协助荀攸处理郡内政务、钱粮审计。
消息传出,河内文武皆知,主公麾下再得良才。
而郭图、辛评的正式归附,如同一个强烈的信号,很快便引来了更多的颍川乃至其他各郡的士人前来投奔,袁绍的谋士团队与文官体系,开始迅速充实、完善。
怀县城外,郭图与辛评站在高处,望着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以及远处操练的军阵。
辛评感慨道:“公则,我等此番北上,或许是此生最正确的决定。
”
郭图目光深远,喃喃道:“是啊,仲治。
我仿佛看到,一条真龙,正在此蛰伏,即将腾空而起。
能附其骥尾,共创盛世,何其幸也!”
颍川才俊的悄然来投,不仅为袁绍带来了急需的人才,更极大地提升了他的声望与软实力,为下一步的河北棋局,注入了关键的智慧力量。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