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威压边境,兵锋初示(3/3)
到邺城(实为夸大),同时,颜良为了进一步施压,故意派出一支五百人的精锐骑兵,打着“巡防”的旗号,逼近到距离邺城仅三十里的地方耀武扬威了一圈。
那彪悍的骑兵、精良的装备、冲天的杀气,被邺城守军看得清清楚楚,消息瞬间传遍全城,引发了巨大的恐慌。
州牧府内,韩馥得知袁军骑兵已逼近到如此距离,而本方军队竟无人敢出城拦截,甚至连像样的防御准备都组织得拖拖拉拉,他最后一丝侥幸心理被彻底摧毁。
联想到那封“密信”,他认定袁绍与公孙瓒必定早有勾结,如今兵临城下,就是在等他最后的答复,若再不识时务,恐怕邺城顷刻间就要玉石俱焚!
在极度的恐惧和绝望中,韩馥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他不再与任何人商议,连夜写下让位表章,并取出冀州牧的印绶,于次日清晨,召集州牧府所有属官,当众宣布:
“馥本庸才,蒙朝廷不弃,委以州牧重任。
然德薄能鲜,不能御外侮,安百姓,致令北疆烽烟,境内惶惶,实有负圣恩,有愧黎民。
袁本初,四世三公,名高天下,威德并着,乃社稷之栋梁。
今馥愿效古之禅让,将冀州牧之位,让于袁公,望其能保境安民,匡扶汉室!诸公务必同心辅佐,不得有违!”
说完,他不顾长史耿苞等人苍白脸色下的欲言又止,在关纯、耿武、审配等一众“劝进”官员的“护送”下,亲自捧着印绶和表章,登上马车,出邺城西门,径直前往三十里外的袁绍大营!
他要亲自,将冀州牧的印绶,交到袁绍手中!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间传遍邺城,传遍整个军营。
有人错愕,有人茫然,但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早已对韩馥失望、又听闻袁绍贤明的中下层官吏和士兵,反而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袁绍大营,中军大帐。
袁绍听着快马的禀报,脸上终于露出了尽在掌握的笑容。
他看向帐中文武,朗声道:“诸位,随我出营,迎接韩冀州!”
营门大开,袁绍率领麾下文武,肃然而立。
远处,韩馥的马车在耿武、关纯等人的护卫下,缓缓驶来,显得格外孤零与萧索。
颜良、文丑按剑立于袁绍身后,看着那代表着一州权柄的印绶即将被献上,胸中豪情激荡。
荀攸、郭图、许攸等人,亦是心潮澎湃,他们知道,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由他们亲手开启。
兵不血刃,威压九州。
袁绍的兵锋未曾真正染血,却已凭借其强大的威慑力与精准的谋略,为他赢得了争霸天下的第一块,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块基石——冀州。
这钢铁洪流般的意志展示,比任何惨烈的攻城战,都更具震撼力。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