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回家一(2/3)
亮哥”、“四嫂”之类的称呼就没断过,一直到家门口。
杨志才家有八间房,加上一个装柴禾的敞房,有九间,暗合“九九归一”之数。
为了节约地方,以“L”状排列。
11年前修的,落下的饥荒,用了几年才还完。
现在的房子看起来已经略显陈旧,前世他回来,就拿出2万块改装房子,阴差阳错,才有了到上海经历。
刚踏进“龙门”(中川省叫法,指正房围墙之间开的双扇门,出入家庭的门户),就看见母亲汪明芬,站在厨房门口,眼睛里充满宠溺,正笑意盈盈的看着他。
母亲今年60岁,11岁父母双亡成了孤儿,生活的重担早早的压在,她羸弱的肩上。
个子不高,留着齐耳短发,脊柱因为从小干重活略显弯曲,头发已经灰白。
她身体单薄,衣服又稍显宽大,给人一种一阵风来,随时都会被吹倒的感觉。
中川有句俗话:“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从小到大,母亲给与他的爱,太多太多,多到几乎无法承载。
杨志才赶紧叫了声“妈,我回来了”。
然后,把买来的菜交给她,才和刚走出来的父亲杨励广,三哥杨志剑,三嫂林正莉以及他们的女儿,自己的侄女杨思颖(6岁了,已经在读二年级了)打了招呼。
从口袋拿出一个拉链笔盒,给了杨思颖。
春节离家,两人约好的,下次回家一定会给她买;还好,用3.5元兑现了承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哥杨志林,今年都30多岁了。
因为少年时候得白内障,被乡村庸医做手术,差点瞎了眼。
目前,眼睛影影倬倬,只能模糊看个影子。
平常就是看个门,其余什么都做不了。
他喜欢听歌,这时正摸索着向杨志才走来,问他买新光碟回来没有,说春节买回来的碟子,已经在三哥买的VCD上,听了很多遍了。
感觉到这熟悉的味道,杨志才借口把酒和烟,放在里屋,走了进去。
家的感觉,单薄的母亲,已经双鬓斑白的父亲,重回27年前的自己,怎么不泪流满面,百感交集!
过了2分钟左右,杨志才擦干眼泪,才尽量平静的出现在堂屋。
饭菜简单,除了杨志才买的凉拌肉外,几乎是各种素菜。
从小吃苦长大的母亲当家,生活是很节俭的;这个是执念,一辈子改不了。
目前家里的情况是,务农。
父亲脑袋活,家族关系好,时不时还会做点生意。
早年间,承包过已经属于集体产业的家族果园很多年,是家里的顶梁柱。
三哥七年多前结婚,因为杨志才和他哥都走出了农村,没有分家单过。
大姐杨春秀,早已结婚,姐夫方正礼为雷公乡招聘干部,农办工作。
大姐就在镇上开了个便利店,育有两子,方林、方扬。
今天杨志才回来时间紧,没到她大姐家去。
哥杨志平在红旗镇(以前的红旗乡)初中教书,大嫂向红梅,语文教师,开朗大方,对家里老小特别好,颇有长嫂如母之风。
育有一子:杨恒夏。
二姐杨二苗,在外面打工,一说在浙江,一说在广东,因为没有电话,也没有发电报回来,有几年不知消息。
饭桌上,一家6口人,二哥因为看不到,基本上是饭菜盛好,端给他,所以不上桌。
听父亲说,下午哥嫂要回来,杨志才没多说话。
只是含糊说,晚上有事给大家说,就没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