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第3章 第51 硙wèi(位)“碓硙扇??舂簸扬”

第3章 第51 硙wèi(位)“碓硙扇??舂簸扬”(1/3)

硙,wèi(位),石磨。

    史游《急就篇》卷三:“碓(duì)硙扇??(tuí)舂簸扬。

    ”颜师古注:“硙所以?(mò)也,亦谓之?(cuì)。

    古者,雍父作舂,鲁班作硙。

    ”(碓:坠。

    ?:“磨”的异体。

    雍父、鲁班:人名。

    )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汉代识字课本《急就篇》中的这个名句。

     《急就篇》卷三原文节选 原文: 碓硙扇隤舂簸扬。

     分字解释: 碓:用脚踩动的舂米器具。

     硙:石磨,用于将粮食磨成粉。

     扇:此处指扇车,一种通过扇风去除谷粒糠皮的农具。

     隤:通“碓”,指舂米或捣物的动作;一说指簸箕一类的器具,与“扬”动作相连。

     舂:在石臼中捣去谷物的皮壳。

     簸:用簸箕颠动粮食,借风力扬去糠秕和灰尘。

     扬:扬起,抛洒,是“簸”的后续动作。

     整句翻译: (使用)碓和磨来加工谷物,用扇车和簸箕来舂捣、簸扬,从而得到精米和面粉。

     这句诗非常凝练地概括了古代粮食加工的全过程:脱壳(碓、舂)→磨粉(硙)→去糠(扇、簸、扬)。

     现实意义 1.古代科技的见证:这句诗是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产品加工技术的高度浓缩。

    它展示了汉代在机械(碓、硙、扇车)和手工(簸扬)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高效的粮食处理流程,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2.文化传承的载体:作为童蒙教材,它让当时的学童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最基本的生产生活知识,认识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具有生活教育和珍惜粮食的启蒙意义。

     3.语言与历史的活化石:今天,这些古老的农具和工序大多已被现代机械所取代。

    但这句诗保留了它们的名称,成为我们追溯农耕文明、理解历史的重要语言线索。

    例如,“舂”“簸”“扬”等字词至今仍在使用,保留了其核心语义。

     《急就篇》创作背景与故事 创作背景: 时代:西汉元帝时期(约公元前40年)。

    当时天下承平日久,文化教育需求增长,急需一套高效、实用的识字课本。

     目的:《急就篇》的书名意为“速成启蒙之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童(尤其是官吏子弟)快速掌握约2000个常用汉字,为将来读书、写字、处理文书打下基础。

     特点:它打破了《仓颉篇》等前代字书四言为主的体例,采用三言、四言、七言押韵的句式,将当时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类词汇(姓名、器物、官职、地理、生物等)分门别类,编成韵文,朗朗上口,易于记诵。

     相关故事与影响: “急就奇觚”:开篇第一句“急就奇觚与众异”,点明了此书与众不同。

    “奇觚”指多棱形的木简,学童可以随身携带,在任何一面练习书写,非常方便。

     百科全书式的教材:内容包罗万象,堪称西汉社会生活的“小百科全书”,不仅是识字课本,也是知识读物。

     深远影响:《急就篇》自汉至唐,盛行不衰长达六七百年,是使用时间最长的蒙学教材之一。

    历史上许多书法家,如钟繇、皇象、索靖、赵孟頫等,都曾书写过《急就篇》,使其也成为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

     作者介绍 史游 时代:西汉元帝时期(公元前48年—前33年)人。

     官职:曾担任黄门令。

    这是服务于宫禁之内的宦官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 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 影视诸天:开局成为华山叛徒 倚天屠龙,张无忌的逆袭 大宋闲医 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 风起荆南 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 一品悍臣 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 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一人修真传 宋骑天下 敕封一品公侯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中国古代奇闻录 我直播画冥币,水友全是神仙大佬 末世魔女异闻录 大汉芳华 新玉箫英雄传 隋唐英雄养成记 宇宙超级神豪系统 飞鸿踏雪琐忆十轮伏影刀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衙役凌云志 我死后谣言四起 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 红楼新君 乡野奇途 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 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 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 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 未知天命 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 一品悍臣 大汉芳华 汉疆喋血风云录 飞鸿踏雪琐忆十轮伏影刀 逃生三国 异世囤货萌宠日常 从千年前归来李钊 武侠系统狩末世 新婚1001天:权少,请自重 豪门战神 我的时空穿梭仪 西游之白衣秀士 犯上极品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