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格物初啼(3/3)
格物堂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
那是刻苦的学徒在补习算学,或琢磨图纸。
凌云也时常留在堂中,解答疑问,或者埋首于那些故纸堆中,寻找能与现代知识相印证、或能启发新思路的古老智慧。
偶尔,姚广孝会悄然而至,如同一个沉默的幽灵,站在窗外阴影里,听着堂内传来的争论声、演算声,看着那些或年轻或不再年轻的学徒们,在油灯下执着于尺规和数字。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中,偶尔会闪过一丝极其复杂难明的光芒。
马三宝也来过几次,更多的是关注那些能立刻应用于军械制造的新发现、新改进。
他对格物堂的“虚务”不置可否,但只要能量产好刀好甲,他便支持。
这一日,课程内容是基础力学。
凌云正在讲解力的分解与合成,用绳子和重物做演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突然,堂外传来一阵喧哗,夹杂着尖锐的嘲讽声。
“嗤!一群匠户奴丁,也配学圣人之道?摆弄些奇技淫巧,便不知天高地厚了!”“正是!格物致知?怕是连《大学》都未读过吧?也敢妄称‘格物’?滑天下之大稽!”
只见堂外来了几个穿着儒衫、头戴方巾的年轻士子,正对着格物堂的牌匾和里面正在上课的学徒指指点点,脸上满是鄙夷和不屑。
显然是附近州县前来投军或游学的文人,听说了格物堂之事,特意前来寻衅。
堂内的学徒们顿时骚动起来,尤其是那两个文人学徒,面红耳赤,又羞又怒。
匠人学徒们则大多面露惶惑或愤慨,却讷于言辞,不知如何反驳。
石柱气得想冲出去理论,被凌云用眼神制止。
凌云拄着棍子,缓缓走到堂口,目光平静地扫过那几名士子。
“诸位方才所言,凌云听见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沉稳的力量,“却有一问,想请教诸位。
”
那为首士子见凌云气度不凡,虽衣着朴素,却不敢过分轻视,倨傲道:“你有何问?”
凌云伸手指向远处那轰鸣不息的水力锻锤:“请问,使此巨锤日夜不息、锻铁如泥者,是《大学》之道,还是诸位所鄙之‘奇技淫巧’?”
他又指向校场上正在操练、身着天工院新产甲胄的兵士:“请问,护佑将士性命、助王师荡平贼寇者,是空谈仁义,还是这实实在在的坚甲利兵?”
“这……”那几个士子一时语塞。
凌云步步紧逼,语气依旧平和,却字字千钧:“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未知铁石之性,如何炼出好钢?未知水火之力,如何兴修水利?未知机械之理,如何强国富民?圣人之学,莫非只存于口耳之间,而非践于行事之中?”
“尔等饱读诗书,可知一亩田需多少种子?可知一方城需多少砖石?可知一部水车如何打造?若皆不知,则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过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他目光如电,扫过众人:“格物堂,格的是万物之理,求的是经世致用!于国于民有利者,便是大道!岂因出身贱业而鄙之?岂因不擅辞藻而轻之?”
一番话,掷地有声,说得那几个士子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周围旁听的工匠和学徒,则只觉得胸中一口闷气豁然通畅,看向凌云的目光充满了火热的崇敬!
那为首士子张了张嘴,还想强辩,却终究说不出话来,最后悻悻地一甩衣袖:“强词夺理!我等不屑与匠户为伍!走!”
看着那几个士子灰溜溜离开的背影,格物堂内外,爆发出阵阵欢呼!
凌云转过身,看着堂内激动不已的学徒们,缓缓道:“都听见了?今日之辱,非因你等出身,乃因我辈学艺不精,未能以实绩令天下人侧目!若他日,尔等所学,能造劈波斩浪之巨舰,能筑固若金汤之坚城,能产哺育万民之嘉禾,则今日之讥讽,不过虫鸣蛙噪耳!”
“谨遵先生教诲!”二十名学徒,连同堂外围观的众多工匠,齐声应喝,声震屋瓦。
经此一役,格物堂内部凝聚力空前高涨。
那层蒙在心头的自卑和迷茫被彻底击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晰的使命感和昂扬的斗志。
知识的火种,在经历了风霜的考验后,非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得更加炽烈。
凌云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未来的路,注定布满荆棘。
但他看着那些在油灯下,如饥似渴地演算、画图、争论的年轻面孔,心中充满了希望。
格物之啼,虽初生而稚嫩,其声已可穿云。
喜欢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请大家收藏:()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