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童年(1/3)
曼哈顿上东区,帕克大道。
这里的空气仿佛都经过精心过滤,带着金钱和权力的冷冽香气。
光可鉴人的橱窗里陈列着不属于凡尘的奢侈品,修剪完美的行道树如同沉默的卫兵。
这里是世界的标杆,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也是克里斯最初的、华丽而冰冷的牢笼。
她的父亲,威廉·希尔(WilliamHill),是美国东海岸声名显赫的房地产大亨。
他的帝国由矗立在曼哈顿、波士顿、迈阿密天际线的摩天大楼构成,每一块玻璃幕墙都反射着资本冷酷无情的效率与力量。
希尔家的顶层复式公寓,占据着俯瞰中央公园的绝佳位置,其奢华程度堪比一座小型宫殿。
意大利大理石地板光洁如镜,墙上挂着价值连城的现代艺术真迹,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纽约最昂贵的一片绿意盎然。
年幼的克里斯,像一件被精心呵护、价值连城的瓷器,被安置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堡垒里。
她拥有最好的保姆、最昂贵的玩具、最顶尖的私立学校(那里的孩子姓氏都带着古老财富的印记)。
然而,这座“宫殿”冰冷得没有一丝人间的温度。
父亲威廉,是一个被事业野心和资本游戏占据全部身心的男人。
他对女儿的爱,表达方式是源源不断的物质供给和无止境的高标准要求——餐桌礼仪必须无可挑剔,谈吐必须优雅得体,成绩单必须全是A+,课外活动必须体现“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通常是去他资助的慈善晚宴露个脸)。
他期望克里斯成为希尔家族完美的继承人,一个精通资本运作、懂得在华尔街舞会和顶级俱乐部里游刃有余的“名媛淑女”。
父女之间,隔着厚厚的财务报表、永不停歇的商业谈判电话,以及父亲眼中永远在评估风险和收益的冰冷算计。
克里斯记忆中最清晰的父亲形象,是他在巨大红木书桌后蹙眉沉思的侧影,雪茄的烟雾缭绕着他,混合着高级须后水的冷冽香气,构成一种疏离而威严的气场,让她本能地感到敬畏,却难以亲近。
真正赋予克里斯灵魂色彩、点燃她内心火焰的,是她的母亲,浅井真纪子(MakikoAsai)。
这位出身京都书香门第、毕业于哈佛政治学系的知性女性,是克里斯混沌世界里唯一温暖而明亮的光源。
真纪子在哈佛期间就以对东亚政治格局的深刻洞察和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犀利批判而闻名。
嫁给威廉后,她并未沦为上流社会的花瓶贵妇,而是在纽约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担任客座教授,并坚持写作,针砭时弊。
在父亲缺席的漫长时光里,是母亲那间堆满书籍、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房,成为了克里斯真正的乐园和精神港湾。
那里没有钻石的炫目,只有满墙的书籍——从厚重的历史典籍到前沿的政治期刊——散发出的、令人心安的智慧气息。
真纪子从不把克里斯当作懵懂孩童。
她会抱着小小的女儿,坐在舒适的沙发里,指着摊开的《纽约时报》或《经济学人》,指着关于华尔街高管天价薪酬与普通工人收入停滞的对比报道:
“克里斯,你看,帕克大道的橱窗之外,是无数人辛勤工作却看不到希望的挣扎。
财富的分配,有时并不遵循公平的法则。
”
她指着关于中东战乱中流离失所儿童的照片:“权力,如果被滥用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