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累死累活的牛马人生开端(1/3)
手机震动的频率越来越密,不再是朋友圈的点赞提示,而是催收短信的“夺命符”。
清晨七点,“应急宝”的短信先到:“亲,您的8000元借款明日到期,记得按时还款,逾期将联系您的通讯录好友哦~”红色的感叹号像血点,刺得陈立冬眼睛发疼;半小时后,“速贷通”的短信接踵而至,语气更硬:“陈立冬,您的6000元借款已进入待还倒计时,逾期将产生每日1%的罚息,影响征信!”
这些短信不再是屏幕上的虚拟数字,而是变成了冰冷的手,掐着他的喉咙。
他摸过床头的保时捷钥匙,金属壳上的指纹被冷汗浸得发花——加满一箱95号汽油要四百多,够他吃半个月泡面,现在这钥匙像块烫手的山芋,他连碰都不敢碰,更别说开出去“装面子”;桌上的卡地亚蓝气球,表冠的蓝色宝石蒙了层灰,他用布擦了擦,却越擦越暗,像他此刻的人生——曾经靠它撑起来的“精英人设”,如今只剩嘲讽。
朋友圈里的“马尔代夫”照片还在,却没人再点赞评论。
前几天,张弛私聊他:“立冬,啥时候出来聚聚?开你那保时捷兜兜风。
”他找借口“最近忙项目”,匆匆敷衍过去——他哪敢赴约?现在的他,连一件干净的衬衫都没有,更别说开着车去见那些“朋友”。
微薄的工资连利息零头都不够。
他打开手机浏览器,搜索框里输入“日结工”“现金结算”“工地招工”,网页跳出来一堆混乱的信息:“搬砖日结200”“装卸工260包饭”“钢筋工280现结”。
这些曾经离他无比遥远的词汇,如今成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他加了个招工QQ群,群里满是“西郊工地急招力工”“城东仓库装卸”的广告,夹杂着包工头的粗话和工友的讨价还价。
他私聊一个备注“王工头”的人,对方秒回:“寰宇时代工地,搬钢筋,一天280,干完现结,明天五点南门集合,能干就来,不能干别墨迹。
”
280块。
不够他之前一顿“商务简餐”的钱,现在却成了他的“救命钱”。
他盯着屏幕,手指抖了半天,回了句:“能来。
”
凌晨四点,城市还在沉睡,出租屋的窗外只有路灯的昏黄。
陈立冬挣扎着从板床上爬起来,胃里一阵抽搐——昨晚只吃了两包泡面,现在饿得发空。
他翻出衣柜最底层的旧衣服:一件洗得发白的T恤(高中时穿的,领口松垮),一条沾着油漆点的工装裤(大学做兼职时留下的),还有一双解放鞋(旧货市场80块买的,鞋底快磨平了)。
镜子里的人陌生得让他心慌:眼眶凹陷,眼下挂着黑眼圈,嘴唇干裂,身上的衣服皱巴巴的,透着一股落魄。
这和那个在翡翠厅里“买保时捷”、在卡地亚专柜“刷名表”的“陈总”,判若两人。
他狠狠抹了把脸,试图擦掉脸上的憔悴,却只摸到一手的胡茬——他已经三天没刮胡子了。
没开保时捷,他推着那辆二手自行车出门——车架锈迹斑斑,铃铛不响,车座歪了,蹬起来“吱呀”响,像在哭。
凌晨的风很凉,吹得他耳朵发麻,他裹紧了身上的旧外套,拼命蹬着车,朝着西郊的方向去。
“寰宇时代”工地像一头沉睡的巨兽,盘踞在城市边缘。
塔吊高耸入云,钢铁支架在晨雾中泛着冷光;工地围栏上印着“安全第一”的标语,却挡不住里面飘来的水泥灰味——混着铁锈和汗水的味道,呛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