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百鬼之智(2/3)
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
他要的是纲常伦理,是君臣父子,是天下太平。
我们这些整天跟‘门’后怪物、星神异种打交道的,在他眼里,怕就是最大的‘怪力乱神’,是破坏他理想秩序的祸根!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们的‘道’,在庙堂,在人心,不在我们这条血火荆棘路上。
鬼众道里,没有纯正的儒家子弟。
法家?”他摇摇头,“商鞅、韩非那一套,‘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刑峻法,弱民强国。
他们要的是集权,是秩序,是令行禁止的铁腕统治。
我们鬼众道行事,很多时候迫不得已,游走于黑暗边缘,甚至……不择手段。
这在法家眼中,大概就是最大的‘不法’,是必须铲除的混乱之源。
他们追求的是人间绝对的王法秩序,和我们守护的、对抗域外邪魔的‘道’,天生冲突。
”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凝重:“至于道家……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不知所踪,留下五千言《道德经》,玄之又玄。
庄周梦蝶,逍遥游于方外。
他们的道,在天地自然,在清静无为,在追求自身的超脱与逍遥。
对抗天门,征伐血战,于他们而言,怕是落了下乘,沾染了因果,有违‘自然’‘无为’的本心。
鬼众道中,真正的道家隐士极少,他们大多避世清修,追求自身羽化登仙,或探索天地至理,很少直接介入我们与天门的生死搏杀。
就算有些渊源,也多是些护持山门、炼制丹药的旁支。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提到墨家,郎中的语气明显不同,甚至带上了一丝罕见的、极其微弱的温度。
“唯有墨家不同。
”他小心地拔掉老九身上几根颜色变暗的银针,换上新的,动作轻柔了许多,“墨翟,那是个真正的‘傻子’。
这傻子曾跟随那一代的天鬼修习道理,后来便悟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的道……他想要的是天下人都能吃饱穿暖,是没有战争,是贤能治理天下。
听起来很空,很傻,是不是?”郎中嘴角似乎想向上弯一下,但最终只形成一个僵硬的弧度,“可墨翟和他那群弟子,是真干啊!他们精研机关术、守城术,足迹遍布列国,帮弱国守城,阻止强国侵略。
他们‘摩顶放踵利天下’,自己却‘腓无胈,胫无毛’,过的比苦行僧还苦。
他们相信,强大的技术和组织力,可以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守护更多的普通人。
”
郎中拿起一块干净的纱布,沾了些散发着清香的药水,小心地擦拭老九胸口被黑虫吸食后留下的浅坑和污迹。
“鬼众道的‘道’,是守护人间不被异种侵蚀毁灭。
墨家的‘道’,是守护这人间里的每一个普通人,让他们免受战乱、压迫和伤害。
根子上,有相通之处。
所以,墨家虽然不入鬼众道主脉,但双方一直有合作。
很多墨家子弟,认同我们对抗天门的使命,自愿加入,成为‘同道’。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就像蜱虫……他那一脉,就是墨家‘机关术’的传人。
为了追踪天门、破解他们的信号封锁,他把墨家的机关术,硬是和现代电子技术糅合在了一起……那枚召唤‘非攻机关兽’的令牌,是墨家传承千年的秘宝之一,经历墨家多代贤者的改良……但却需要他用自己的命,才能把它激活了……”郎中的话语戛然而止,只是更用力地擦拭着纱布,仿佛要擦掉什么看不见的东西。
逼仄诊所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炭炉上药罐里咕嘟咕嘟的沸腾声,以及黑虫在皮肉上吮吸发出的、令人头皮发麻的细微滋滋声。
斧子躺在旁边床上,紧闭着眼,腮帮子咬得死紧,额角的汗混着尘土滑进鬓角。
虎大力在昏迷中发出一声意义不明的呓语。
郎中处理完老九身上最后一条吸饱星力、变得如同荧光灯泡般刺眼的黑虫,将其丢进石灰罐。
看着罐内腾起的青烟,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直起身。
昏黄的灯光下,他脸上刻着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