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潜入前的伪装与读心术特训(2/3)
林辰停下回答,嘴角微微牵动了一下,带着一丝演练成功的轻松,“你觉得我整体回答尚可,但指出了两个细节:右手有下意识的小动作,眼神还不够‘木’,需要再调整。
”
苏婉清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非常好!你的感知越来越精准了,而且能同时处理对话和内心信息。
记住,等会儿到了公司,就保持这种状态——回答问题时要自然流畅,但姿态要收敛;视线可以偶尔落在对方的领带、简历或者手上,避免长时间的、带有探究意味的直接对视;同时,读心术要像雷达一样开启,主要判断对方是否对你的身份产生了疑虑。
一旦捕捉到类似‘这人简历有点不对劲’、‘他的反应不像个普通技术员’之类的危险信号,不要有任何犹豫,立刻找个合理的借口,比如身体突然不适,结束面试,安全撤离是第一位的。
”
精心的准备
简单的早餐后,进入了最后的形象定型环节。
苏婉清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造型师,帮林辰整理那身特意购置的“行头”——一件半新的灰色工装外套,肘部甚至做了些磨损处理,显得更为真实;一条深蓝色的休闲长裤,面料普通,款式毫无特色;一双看起来舒适但绝不时髦的运动鞋。
全身的色调都趋向于低调、不起眼,是那种扔进人海瞬间就会消失的装扮。
“领子这里要再弄一下,”苏婉清细心地帮他整理着外套的衣领,语气如同送战士出征的战友,“记住,‘陈默’是一个有点宅、有点闷,但技术扎实的工程师。
他的世界是代码、电路板和解决方案,不是人际交往和时尚潮流。
你要从外在的穿着,到内在的言行举止,都融入这个角色。
”
林辰点点头,对着门口的穿衣镜最后审视了一下自己。
镜中的陌生人,带着黑框眼镜,穿着毫不起眼的衣服,眼神刻意收敛了光华,连站姿都微微调整,带着点长期伏案工作的微驼。
很好,这就是“陈默”。
两人一同下楼,步履从容,如同小区里任何一对普通的住户。
苏婉清的白色轿车停在东门附近一个不太显眼的位置,这是她特意选择的——避开了正门可能存在的、更为完善的监控网络,也减少了被偶然路过的林墨眼线发现的概率。
车子平稳地驶向林氏集团城西分公司。
车内,气氛沉默而专注。
林辰闭着眼睛,不是在休息,而是在脑海中反复“放映”着预设的剧本。
他默念着“陈默”的履历细节——毕业院校、工作过的公司、参与过的项目名称、掌握的技能列表。
同时,脑海里也在飞速闪过苏婉清帮他整理归纳的“面试高频问题库”及其“标准答案”:
“你对城西那个陷入停滞的‘综合体智能安防项目’了解多少?”——(回答要点:表示有一定关注,但细节不详,展现兴趣的同时避免言多必失。
)
“你常用的自动化运维和系统设计软件有哪些?熟练程度如何?”——(回答要点:列举简历上写明的软件,强调实战应用经验,可准备一两个简短的技术难点解决案例。
)
“我们公司项目期经常需要加班和应急响应,你能接受吗?”——(回答要点:表示理解并愿意配合,强调责任心和解决问题的导向。
)
每一个问题的回答角度、语气拿捏、甚至可能引发的后续追问,他们都反复推敲和练习过。
这不仅是一场面试,更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演出,容不得半点即兴发挥的差错。
“看,前面那栋灰色的写字楼,就是目的地了。
”苏婉清的声音打破了车内的沉默,她指着前方一栋在晨光中显得有些冷硬的建筑。
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像披着一层冰冷的铠甲。
“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林墨本人极少来这里日常办公,这边的实际管理者是他的副手,张经理。
这个人……”她语气加重,“能力有,但疑心很重,对林墨极为忠心,据说管理手段相当严厉。
如果你在面试中遇到他,或者感知到他的存在,一定要加倍小心,他的观察力可能远超普通HR。
”
林辰默默点头,将这条重要信息刻入脑海。
心中的紧张感,因为目标的临近而不可避免地加剧,但更多的,是一种即将踏入战场的冷静和决然。
车子在距离写字楼还有一个街区的路边缓缓停下,这个位置既能观察写字楼入口,又不容易引起注意。
林辰推开车门,一只脚已经踏出车外,又停顿了一下,回头看向苏婉清。
“我去了。
”他的声音平静,却蕴含着力量。
“我就在这里等你。
”苏婉清的目光坚定而充满信任,“记住,以一小时为限。
如果一小时后你还没有出来,或者我收到你任何预设的紧急信号,我会立刻联系李警官。
”
“明白。
”林辰应道,“放心,我不会蛮干。
安全第一,获取线索是其次。
”
“嗯,”苏婉清最后叮嘱道,“无论结果如何,平安回来。
”
林辰最后看了她一眼,重重地点了下头,然后毅然转身,迈着“陈默”应有的、略显刻板而沉稳的步伐,走向那栋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光芒的灰色写字楼。
阳光照在巨大的玻璃幕墙上,反射出耀眼而疏离的光晕,那光晕仿佛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大楼内部的秘密与外部世界隔绝开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辰知道,接下来的一小时,甚至可能更短,他将行走在刀刃之上。
每一步都需要精准的计算,每一句话都需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