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潜入前的伪装与读心术特训(3/3)
的考量,每一个眼神和动作都需要完美的控制。
这不仅是为了寻找可能存在的、关于林墨与张宏远勾结的线索,为了查明自己遭遇车祸的真相,更是为了彻底粉碎林墨的阴谋,保护身边所有他在乎的人,夺回被篡改和窃取的人生。
他调整了一下呼吸,将“林辰”的思维彻底沉入心底,让“陈默”的人格主导一切。
走向旋转门的那一刻,他仿佛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沉稳而有力的跳动声,那是对未知挑战的回应,也是对最终胜利的渴望。
能力的锤炼(回溯特训细节)
在决定潜入之前的两天,针对读心术的特训,堪称严苛且极具针对性。
第一天,基础控制与筛选。
**训练场地就在春风里小区。
苏婉清陪着林辰,看似随意地散步,实则是在进行最基础的抗干扰训练。
场景一:儿童游乐区。
**三个孩子在一旁沙坑里嬉戏玩闹,他们的思维简单、跳跃,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对游戏规则的争执。
林辰的任务是:同时捕捉这三个孩子的核心情绪(开心、争执、专注),但不能被他们杂乱无章的思维碎片带偏,同时还要保持与苏婉清的正常对话。
起初,各种“我的城堡最厉害!”“轮到我了!”“我要那个红色的桶!”的念头像潮水般涌来,让他头晕目眩。
经过反复练习,他才逐渐学会在其中建立“精神过滤器”,像收音机调频一样,锁定几个目标波段,忽略背景杂音。
场景二:小区中心广场。
**这里有下棋的老人、遛狗的夫妇、匆匆走过的上班族。
苏婉清会指定一个目标,比如那位穿着太极服、正在慢悠悠打拳的老大爷。
林辰需要隔着十几米的距离,尝试捕捉老人内心可能关于养生、天气或者子女的平和思绪,同时要屏蔽掉旁边那只兴奋的金毛犬脑子里“球!球!追球!”的单一执念,以及棋坛那边“将军!我看你往哪跑!”的激烈情绪。
这个阶段的难点在于距离和不同思维“强度”的区分。
第二天,复杂环境与信息处理。
**训练升级,他们去了附近一家大型超市。
场景三:生鲜区。
**这里是思维噪音的“重灾区”。
家庭主妇在比较菜价,年轻人在纠结晚上做什么菜,促销员在默念推销话术,孩子哭闹着要买糖果……无数琐碎、庞杂的思绪交织成一张巨大的、喧闹的精神网络。
林辰的任务不再是单纯捕捉,而是“屏蔽”与“聚焦”。
苏婉清会混在人群中,在心里默念一段预设的“关键信息”,比如“张经理最近压力很大,因为城西项目账目有问题”。
林辰需要在汹涌的思维浪潮中,精准地“打捞”出苏婉清发出的这条特定信息,同时不被周围“今天的排骨新鲜吗?”“酱油是不是打折了?”之类的念头淹没。
几次练习后,他甚至开始尝试在捕捉苏婉清信息的同时,分辨出人群中另一个对林氏集团抱有不满情绪的陌生人的念头(这是苏婉清安排的“托儿”),这要求他具备多线程处理信息的能力。
场景四:模拟面试与压力测试。
**回到公寓后,最核心的训练展开。
苏婉清扮演各种类型的面试官——温和的、严厉的、咄咄逼人的、心不在焉的。
她不仅提问,还会在内心同步构建复杂的“内心戏”:对简历某处的怀疑、对某个回答的欣赏、对公司内部政治的抱怨、对林墨的畏惧……林辰需要一边流畅地回答专业问题,维持“陈默”的人设,一边精准解读苏婉清隐藏在表情下的真实想法,并判断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是需要警惕的。
过程中,苏婉清还会突然加大信息量,模拟办公室突然涌入多人时的思维混乱,锻炼林辰在压力下的稳定性和快速切换焦点的能力。
这两天的特训,强度极大,对林辰的精神消耗不亚于一场体力上的马拉松。
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对读心术的掌控力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从最初被动接收、易受干扰,到后来能够主动筛选、定向聚焦、甚至在嘈杂中保持一片清明的“心智空间”,这为他的潜入行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临行的决意
此刻,站在林氏集团城西分公司的楼下,林辰感受着体内那股经过特训后愈发驯服的力量。
它不再是不受控制的洪流,而更像是一柄可以随心所欲出鞘、精准刺探的无形之剑。
他最后看了一眼苏婉清车子停靠的方向,虽然已经看不见了,但他能感受到那份坚定的支持就在身后。
然后,他不再犹豫,迈步踏入了那扇冰冷的旋转玻璃门,将“陈默”这个角色,彻底带入到属于林墨的领地之中。
门内,是空调系统维持的恒温,是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是穿着职业装、步履匆匆的职员,是前台小姐程式化的微笑。
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在他面前展开。
“您好,先生,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前台小姐的声音甜美而职业。
林辰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用一种符合“陈默”身份的、略带拘谨的语气开口:“你好,我预约了今天上午的技术支持工程师面试,我叫陈默。
”
他的冒险,正式开始。
而他的读心术,如同最灵敏的声呐,已悄然潜入这片深水,开始捕捉隐藏在水面之下的暗流与礁石。
每一步都关乎成败,每一秒都需警惕。
他孤身深入,背负着真相与希望,走向未知的旋涡中心。
喜欢心之回响:失忆者的读心奇缘请大家收藏:()心之回响:失忆者的读心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