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初露锋芒(2/3)
么程度,咱们老师傅一看就知道。
包装方面,约翰先生担心长途海运受潮,我们可以用内层加厚塑料袋、外层用麻袋的方法,成本增加不多,但能保证品质。
交货时间也可以商量,是不是可以分两批,第一批先少一点,确保顺利,后面再加大数量?”
萧远的这番话,既翻译了约翰的核心关切(需要明确标准和条款),又用刘经理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卖出好价钱”、“老师傅一看就知道”、“成本增加不多”)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他巧妙地将自己置于一个中立的、促进合作的“桥梁”位置,而不是简单的传声筒。
刘经理听完,紧蹙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
他沉吟片刻,对萧远说:“小萧同志,你这话在理。
看来跟外国人做生意,是得讲究点章法。
”他转向副手,“老李,去把王师傅叫来,带上咱们最好的桂皮和八角样品,再拿把卡尺过来。
”
接着,他又对萧远说:“就按你说的,分级、包装这些细节,我们可以定。
价格嘛,如果条件都能谈拢,刚才约翰先生说的价,也不是不能考虑。
”
萧远心中暗喜,立刻将刘经理的积极回应和具体行动翻译给约翰。
约翰的脸上露出了惊讶和赞赏的表情,他看向萧远的眼神彻底不同了。
这个年轻人不仅英语流利,更难得的是对商业谈判有着超乎年龄的理解和协调能力。
“Excellent!XiaoYuan,yourenotjustatranslator,youreanaturalnegotiator!”(太棒了!萧远,你不仅仅是翻译,你是个天生的谈判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谈判变得顺畅起来。
在老师傅的协助下,双方很快确定了桂皮和八角的具体分级标准。
关于包装和交货时间表,萧远也居中协调,提出了双方都能接受的折中方案。
最终,一份关于首批五吨桂皮和三吨八角的购销意向书基本敲定,价格比约翰的最初报价略有上浮,但远低于刘经理最初的心理预期,达到了一个双赢的平衡点。
刘经理显然对结果很满意,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主动提出中午在招待所食堂安排一顿便饭。
约翰更是心情大好,连连称赞萧远是关键功臣。
午餐比较简单,四菜一汤,但有肉有鱼,在这个年代已算丰盛。
席间,气氛轻松了许多。
约翰兴致很高,聊起了加拿大的风土人情,也问了些关于本地发展的问题,萧远都流畅地代为翻译和交流。
刘经理几杯本地米酒下肚,话也多了起来,甚至拍着萧远的肩膀说:“小萧同志,是个人才!以后要是还有外国朋友来谈生意,还得找你帮忙啊!”
饭毕,约翰和刘经理握手告别,约定好下周签署正式合同和支付定金的细节。
送走刘经理一行人,约翰从随身携带的皮夹克内兜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真皮钱包。
他抽出五张崭新的大团结(十元人民币),又觉得不够,再添上五张,一共十张,递到萧远面前。
“XiaoYuan,thisisforyou.Onehundredyuan.Youhavebeeninvaluabletoday.Withoutyou,thisdealwouldhavefallenapart.”(萧远,这是给你的。
一百元。
你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