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开挂的“六边形战士”(2/3)
发了疯的野猪,势如破竹,一路往前冲。
康熙心里那个急啊,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宫里走来走去,脑袋上的汗跟下雨似的。
但咱康熙是谁啊,那可不是吃素的。
很快,他就冷静下来,开始调兵遣将,制定战略。
他一方面想法子稳住其他势力,防止他们跟着三藩一起瞎起哄造反,比如安抚了陕西提督王辅臣,避免其倒向三藩;另一方面,大力重用能征善战的将领,像图海、周培公这些人,都是在这个时候崭露头角,大放异彩的。
电视剧里把周培公描绘得神乎其神,简直就是个诸葛亮转世。
说他手无缚鸡之力,跟个白面书生似的,可运筹帷幄起来,那叫一个厉害,决胜千里之外就跟玩似的。
他居然带着一群家奴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就把吴三桂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丢盔弃甲。
野史上关于周培公的说法更是离谱。
有人说周培公得到了诸葛亮留下的兵书,天天晚上偷偷研究,这才学会了那些神出鬼没的兵法,所以才能如此厉害。
还有传言说,周培公夜观星象,就像算命先生一样,算出了吴三桂军队的破绽,然后对症下药,这才屡战屡胜。
更夸张的是,有人说周培公其实是姜子牙转世,身负天命来辅佐康熙平定乱世,拯救天下苍生的。
不管这些说法是真是假,反正周培公在平定三藩中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那是不可否认的。
期间,还有蔡毓荣、赵良栋等将领也立下赫赫战功,为平定三藩出力不少。
这场战争一打就是八年,康熙那是绞尽脑汁,头发都愁白了好几根。
终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三藩给平定了。
这一战,可让康熙的威望蹭蹭往上涨,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大清的江山也因此更加稳固。
但这过程中,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老百姓那是苦不堪言,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四、收复台湾:海疆风云
好不容易解决了三藩这个大麻烦,康熙又把目光投向了台湾。
当时台湾被郑氏家族占据着,郑成功的儿子郑经,仗着台湾海峡这道天然屏障,在台湾自立为王,根本不把大清放在眼里,时不时还派人骚扰一下沿海地区,搞得沿海老百姓鸡飞狗跳。
康熙一开始想着能和平解决就和平解决,毕竟打仗劳民伤财的。
于是,他就派使者去跟郑经谈,好声好气地说:“只要你投降,保证你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以后在大清的地盘上,你依旧可以吃香的喝辣的。
”可郑经牛气哄哄地回了一句:“我在台湾过得逍遥自在,干嘛要投降?你别做梦了!”谈判就这么谈崩了,康熙一看,得嘞,那就武力解决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负责收复台湾这事儿。
这施琅,本来是郑成功的部下,后来因为与郑成功的矛盾,尤其是在对待清军态度等问题上产生分歧,一怒之下就投靠了大清。
施琅对台湾的情况那是了如指掌,就像熟悉自己家的后花园一样。
他带领着大清的水师,跟郑氏的军队在海上展开了一场激烈到能把海水都煮沸的海战。
这海战打得那叫一个惊心动魄,海浪像小山一样翻滚,炮火像闪电一样噼里啪啦乱炸。
施琅指挥有方,他的水师就像一群饥饿的鲨鱼,对着郑氏的军队就猛扑过去,把郑氏的军队打得七零八落,哭爹喊娘。
郑经一看大势已去,急火攻心,没几天就病死了。
他的儿子郑克塽一看情况不妙,吓得腿都软了,赶紧举手投降。
就这样,康熙成功收复了台湾,把台湾纳入了大清的版图。
野史上关于收复台湾的说法也是千奇百怪。
有一种说法是,在收复台湾的关键时刻,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一条巨大无比的鲸鱼,跟一座小山似的。
这鲸鱼横冲直撞,把郑氏的战船都给撞翻了,就像小孩子玩玩具一样轻松。
有人说这是老天爷在帮康熙,是上天的旨意。
也有人说这是施琅提前训练好的鲸鱼,专门用来对付郑氏军队的。
还有传闻说,施琅在出征前,做了一个梦,梦里妈祖娘娘现身了,告诉施琅破敌之法。
施琅醒来后,按照妈祖娘娘说的做,果然大获全胜。
更离奇的是,有人说台湾岛原本是一只神龟所化,这神龟见康熙乃一代圣君,心怀天下,就主动归附了大清,所以郑氏军队才会兵败如山倒。
还有传说提及,施琅曾得到一位神秘海商的帮助,这海商知晓台湾海峡的诸多隐秘航道,为施琅的水师进军提供了关键信息。
您听听,这些说法是不是特别有意思,虽然大多没什么根据,但也给这场海战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五、亲征噶尔丹:大漠雄图
康熙这边刚把台湾的事儿搞定,屁股还没坐热呢,西北又传来坏消息。
噶尔丹,这个准噶尔汗国的大汗,野心膨胀得像个气球,妄图统一蒙古各部,还想跟大清分庭抗礼,简直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他带着自己的骑兵,在大漠上横冲直撞,就像一群疯狗,时不时骚扰大清的边境,把边境的老百姓折磨得死去活来,苦不堪言。
康熙哪能忍这个,一拍桌子,决定御驾亲征。
他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大漠,那场面,就像一条巨龙在大漠上奔腾,尘土飞扬。
第一次亲征,康熙在乌兰布通把噶尔丹打得屁滚尿流,像只丧家之犬。
噶尔丹一看形势不妙,立马装孙子,赶紧向康熙求和。
康熙也知道大漠作战不容易,后勤补给啥的都困难重重,就暂时答应了他。
可这噶尔丹根本就没安好心,好了伤疤忘了疼。
没过多久,又卷土重来,就像个无赖一样。
康熙气得暴跳如雷,大骂:“这噶尔丹真是不知死活,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于是,再次亲征。
这次,康熙可下了狠心,把噶尔丹打得彻底没了脾气,噶尔丹众叛亲离,最后走投无路,只好服毒自尽,结束了他那野心勃勃却又悲催的一生。
在这过程中,费扬古等将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费扬古在昭莫多之战中截断噶尔丹的退路,最终大破其军。
在亲征噶尔丹的过程中,野史上的传闻也是满天飞。
说康熙在大漠里迷路了,那叫一个着急,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转。
正在这紧要关头,突然出现了一位神秘的老人,这老人鹤发童颜,仙风道骨,就像从画里走出来的神仙一样。
老人给康熙指了路,还送给他一把宝剑,说这宝剑是神器,能助他打败噶尔丹。
康熙半信半疑,但也没别的办法,只好照着老人说的做。
嘿,您还别说,果然大获全胜。
还有人说,康熙亲征的时候,天上出现了祥瑞之兆,五彩祥云飘啊飘,预示着他必将胜利。
更离谱的是,有人传言噶尔丹是一只千年妖狼转世,专门来扰乱人间的,而康熙则是文殊菩萨转世,下凡降妖除魔,所以噶尔丹根本不是康熙的对手,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甚至有说法称,康熙在大漠中曾遇到一位隐居的蒙古智者,智者为他献上了破敌之策,助他赢得胜利。
六、文治天下:开挂的全方位发展
康熙不光武功厉害得能上天,文治方面那也是相当出色,堪称全能型选手。
他对文化那是重视得不得了,大力推崇儒家思想,自己也跟个书呆子似的,刻苦学习,什么经史子集,读得那叫一个滚瓜烂熟,说起学问来,能把那些老学究都给说得一愣一愣的。
他还组织编纂了《康熙字典》,在这过程中,张玉书、陈廷敬等一众饱学之士参与其中,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给中国文化这棵大树浇了一桶肥沃的肥料。
在经济上,康熙那也是一把好手。
他实行了一系列轻徭薄赋的政策,就像给老百姓减轻了身上的重担,让他们能喘口气。
他鼓励老百姓种地,还亲自关心黄河、淮河这些大河的治理,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治理水患,就像个大家长一样,生怕老百姓受苦。
他还开放海禁,跟外国做起了生意,让大清的经济就像开了挂一样繁荣起来,到处都是一片热闹景象,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