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开挂的“六边形战士”(3/3)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用人方面,康熙那更是不拘一格,不管你是汉人还是满人,只要你有本事,有能耐,他都重用。
像李光地,凭借着自己的才学和能力,在康熙朝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为朝廷出谋划策;又如高士奇,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敏捷的才思,深受康熙赏识,常伴君侧,为康熙答疑解惑,在文化、政治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点,比起那些排外的皇帝,不知道强了多少倍,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野史上还有些有趣的故事。
说康熙微服私访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穷书生。
这书生虽然穷得叮当响,衣服都打着补丁,但肚子里的墨水可不少,对治国理政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说得头头是道。
康熙跟他一聊,眼睛都亮了,心里想着:“这可是个人才啊,不能让他埋没了。
”回宫后,就给这书生封了个官。
还有一种说法,康熙在民间遇到了一位卖字画的老者。
这老者的字画看着普普通通,但仔细一瞧,里面居然暗藏治国安邦之策。
康熙发现后,如获至宝,赶紧将老者请进宫里奉为上宾,天天向老者请教国策。
这些故事虽然真假难辨,但也能看出康熙重视人才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老百姓都喜欢把这些事儿传来传去,越传越神。
甚至还有传闻说,康熙在江南微服时,遇到一位擅长奇门遁甲的隐士,与之交谈后,对治国之道有了新的感悟,回宫后还依照隐士的建议进行了一些政策调整。
七、九子夺嫡:皇家的“宫斗大戏”
康熙虽然在治国方面堪称一把好手,把大清治理得井井有条,可在处理家务事上,那可就有点头疼了,尤其是他那一堆儿子,简直就是一群“小麻烦精”,为了争夺皇位,那叫一个明争暗斗,活生生上演了一场比电视剧还精彩的“宫斗大戏”,史称“九子夺嫡”。
这九个儿子,分成了好几派,各怀鬼胎。
大阿哥胤禔,仗着自己是长子,就觉得皇位非他莫属,天天琢磨着怎么陷害太子胤礽,好让自己上位。
他不仅自己谋划,还拉拢了明珠等大臣为自己出谋划策。
明珠在朝堂上权势颇大,与胤禔勾结,试图在康熙面前诋毁太子,以达到让胤禔登上太子之位的目的。
这太子胤礽呢,从小就被康熙寄予厚望,早早地就被立为太子,可他倒好,仗着自己这太子身份,胡作非为,今天欺负个大臣,明天抢个民女,把自己的形象搞得一塌糊涂,康熙对他那是又气又恨。
索额图作为太子胤礽的叔姥爷,本应好好辅佐太子,可他却参与到太子的一些不当行为中,妄图巩固太子地位,结果适得其反,让康熙对太子更加失望。
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这可是个厉害角色,堪称“心机boy”。
他表面上对皇位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天天不是吟诗作画,与文人雅士交往,就是礼佛参禅,搞得别人都以为他是个淡泊名利的主儿。
可暗地里呢,他就像个老谋深算的猎人,悄悄地拉拢人心,培养自己的势力。
他与年羹尧、隆科多等人关系密切,年羹尧手握重兵,在西北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隆科多则在朝中担任要职,掌控京城防卫。
胤禛正是依靠这些人的支持,为自己争夺皇位奠定了坚实基础,就等着关键时刻给对手致命一击。
八阿哥胤禩,那也是个聪明人,情商高得能上天,在朝中那是左右逢源,很有人缘,大家都称他为“八贤王”。
他对皇位也是虎视眈眈,凭借着自己的好人缘,组建了自己的“夺嫡战队”。
他的身边围绕着一群支持者,如胤禟、胤?等皇子,还有阿灵阿、揆叙等大臣。
他们在朝堂上相互呼应,提出各种利民政策,表面上是为了国家和百姓,实则是为胤禩拉拢人气,与四阿哥胤禛那是明里暗里斗得不可开交。
这几个人你争我斗,手段那叫一个五花八门。
今天大阿哥给太子使个阴招,在康熙面前打小报告,说太子密谋造反,使得康熙对太子产生怀疑;明天八阿哥就来个阳谋,在朝堂上提出各种利民政策,给自己拉拢人气,同时暗中指使手下弹劾胤禛的亲信,打压胤禛的势力。
太子也不甘示弱,时不时地在康熙面前哭诉,说有人要害他,搞得康熙头疼不已。
康熙本来想着自己的儿子们能团结友爱,一起把大清的江山治理好,没想到却为了皇位闹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
他一会儿觉得太子实在不像话,一气之下就废了太子;可过了几天,又觉得还是太子靠谱,就又复立太子。
就这么折腾来折腾去,搞得朝堂上下人心惶惶,大臣们都不知道该站哪队好了。
电视剧里把这段历史拍得那叫一个精彩,什么阴谋诡计、兄弟反目,看得观众们是眼花缭乱,直呼过瘾。
野史上更是传出各种奇葩的说法,给这段历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有人说八阿哥胤禩会巫术,能蛊惑人心,所以才在朝中那么有人缘。
据说他有一个神秘的小盒子,里面装着一些奇怪的符咒,只要他对着符咒念几句咒语,就能让人心甘情愿地为他办事。
还有人说四阿哥胤禛为了争夺皇位,跟江湖术士勾结,那术士给了他一种神奇的药丸,吃了之后能让人精力充沛,还能提升智谋。
更离谱的是,传言大阿哥胤禔为了让康熙立他为太子,偷偷在宫里埋了诅咒太子的人偶,每天晚上对着人偶扎针。
结果有一天,康熙在宫里散步的时候,偶然间发现了这个小人偶,气得暴跳如雷,从此大阿哥就彻底失宠了。
这些说法虽然大多没有什么根据,但也让“九子夺嫡”这段历史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人们越传越邪乎,越听越觉得有意思。
甚至还有传闻说,在夺嫡的关键时刻,有神秘的江湖势力介入,分别支持不同的皇子,使得局势更加错综复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八、康熙的遗憾与传奇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那可真是把大清治理得风生水起,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算得上是一代明君,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但他也有自己的遗憾,就像一块美玉上有了瑕疵。
比如说在晚年的时候,因为“九子夺嫡”这破事儿,搞得他心力交瘁,头发都白了一大半,身体也越来越差,每天都唉声叹气的。
看着儿子们为了皇位争斗得你死我活,他内心充满了无奈和痛苦,曾经对皇室和谐、江山稳固的美好憧憬逐渐破碎。
而且,康熙虽然重视西方的科技,自己也学了不少,什么天文、地理、数学,他都懂一些,还跟那些西洋传教士如南怀仁、张诚等打得火热。
南怀仁为康熙制造了不少天文仪器,张诚则教授康熙西方数学知识。
但可惜啊,他没有把这些科技推广开来,仅仅将其作为个人的兴趣和宫廷的玩物,没有意识到这些科技对国家发展的巨大潜力,让大清错过了跟上世界发展潮流的好机会。
就好比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把打开宝藏的钥匙,却不知道去用,实在是有点可惜,这也为后来大清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不过,总的来说,康熙的一生那是充满了传奇色彩,就像一部精彩绝伦的小说。
他就像一个开了挂的“六边形战士”,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表现。
他的故事被拍成了各种电视剧、写成了各种小说,一直流传到现在,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康熙虽然已经去世了几百年,但他的传奇还在继续,他的功过是非,也一直被后人评说。
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为大清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也有人说他晚年的一些决策导致了大清的隐患,如对西方科技的忽视、“九子夺嫡”引发的内耗等。
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就像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其事迹和影响,也将持续为后人所研究和探讨。
喜欢闲话清史请大家收藏:()闲话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