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歪脖子柳树下的密谋,灵米粥里的“惊喜”(3/3)
“快去呀,正好把‘莲子特供版’带上!”
林风硬着头皮点点头,跟在周师兄身后往内门走。
路上的石板路被阳光晒得暖暖的,他却觉得手心有点凉,食盒的温度透过竹编传到手里,不烫,却很熨帖,像某种无声的鼓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快到苏清晏的院子时,周师兄停下脚步,笑着说:“苏师姐最近常提起你,说你对‘卸力’的理解很特别,去吧,她在书房等你。
”
林风“嗯”了一声,深吸一口气,走到院门口,轻轻敲了敲门。
“进来。
”苏清晏的声音从里面传来,平静得像山涧的泉水。
林风推门进去,院子里种着几株翠竹,风一吹沙沙响。
苏清晏正坐在廊下的竹椅上,手里拿着他之前画的通络操草图,见他进来,抬眸笑了笑:“正好,你看这里……”她指着图上“扩胸后摆式”的注解,“你写‘摆臂需随呼吸而动’,其实可以再加上‘沉肩坠肘’,试试这样……”
她站起身,做了个示范,双臂向后摆时,肩膀轻轻下沉,手肘微收,动作比他的舒展,却更省力。
阳光落在她月白色的道袍上,绒毛般的光尘在她身边飞舞。
林风看得有点出神,直到苏清晏叫他:“试试?”
“啊?哦。
”他赶紧放下食盒,学着做了一遍,果然觉得气息顺了不少,“确实不一样!”
“你对身体的感知很敏锐,就是基础差了点。
”苏清晏回到竹椅上坐下,拿起茶杯抿了一口,“以后每天上午来我这里,我教你基础吐纳法。
”
“谢谢苏师姐。
”林风心里热乎乎的,突然想起手里的食盒,赶紧拎起来,“那个……我煮了灵米粥,加了点莲子,想着可能合你胃口。
”
苏清晏看了看食盒,又看了看他红扑扑的脸,嘴角弯了弯:“正好有点饿了,一起吃吧。
”
林风没想到她会邀请自己一起,愣在那里。
苏清晏已经起身往屋里走:“进来吧,外面风大。
”
书房里陈设简单,靠墙的书架上摆满了书,靠窗的小桌上放着砚台和毛笔,墨迹还没干。
苏清晏打开食盒,一股清淡的香气飘出来,她拿起勺子舀了一口,眼睛微微睁大:“莲子去了芯?”
“嗯,”林风有点不好意思,“怕苦。
”
“我也怕。
”苏清晏笑了,这是林风第一次见她笑得这么明显,像春风吹化了湖面的冰,“以前母亲煮莲子羹,总记得给我去芯,后来她不在了,就很少吃了。
”
林风心里一动,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低头假装喝粥。
灵米粥温温的,莲子糯糯的,混着米香,确实很舒服。
“你那通络操,”苏清晏突然开口,“整理图谱是好事,不用怕简单。
大道至简,能让人轻松学会、坚持练下去,才是最实用的。
”她放下勺子,看着他,“下周开始,下午你就带着师弟们练习,我去看看。
”
林风猛地抬头:“苏师姐要去看?”
“嗯,”苏清晏点点头,“或许能给你加点‘料’,让它更完善些。
”她拿起桌上的草图,在“扭腰式”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箭头,“这里可以加个转腰时的呼吸口诀,‘呼尽吸足’,试试?”
林风凑过去看,她的字迹清秀,像她的人一样,看着很舒服。
两人的头靠得很近,他能闻到她发间淡淡的墨香,心里像被粥烫了一下,暖暖的,又有点慌。
“好,我试试。
”他小声说。
苏清晏把草图递给他,指尖又不经意碰到他的手,这次林风没躲,只是心跳快了半拍。
“对了,”苏清晏像是想起什么,“你上次说赵师兄撞树撞出了个陶罐子?”
林风:“!!!”她怎么知道的?
苏清晏看着他惊慌的样子,忍不住笑:“张师姐刚才来送资料,路过我这里,跟老管家打听哪能买到密封性好的陶罐,说要‘藏宝贝’。
”
林风的脸瞬间红透了,像被灶膛的火烤过一样。
原来张师姐这“大嘴巴”,连这都跟人说了!
苏清晏却没再追问,只是拿起食盒里剩下的半碗粥,慢悠悠地喝着,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睫毛上,投下浅浅的阴影。
林风看着她,突然觉得,这慢悠悠的时光,就像碗里的灵米粥,不烫,不凉,刚好。
而身边的人,就像那颗去了芯的莲子,清爽,熨帖,让人安心。
他拿起那张画了箭头的草图,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怀里,心里打定主意:下午就去找张师姐“算账”!当然,得先把通络操的图谱整理好——毕竟,这可是苏师姐认可的事呢。
至于那罐发酵果汁,或许,可以再找个更隐蔽的地方藏起来,等三个月后,说不定能请苏师姐一起尝尝?林风想着,偷偷抬眼看了看正在喝粥的苏清晏,嘴角忍不住悄悄往上翘了翘。
喜欢逆生修仙:从白头翁到少年郎请大家收藏:()逆生修仙:从白头翁到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