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举报信还没寄出,反被“合规整改”反杀?(1/3)
天色刚蒙蒙亮,灰蓝色的晨雾还缠绕在废旧工厂区的铁皮屋顶上,远处传来几声乌鸦的嘶哑啼叫。
忽然,刺耳的刹车声撕裂了寂静,轮胎碾过碎石与浮土,扬起一道浑浊的烟尘。
一辆印着“工商执法”字样的面包车缓缓停在锈迹斑斑的铁门外,车轮碾过枯叶发出“咔嚓”的轻响。
车门“哐”地推开,几名身穿深蓝制服、肩章闪亮的执法人员鱼贯而下,皮靴踏在泥地上发出沉闷的“咚咚”声。
为首的中年男人面如刀刻,眼神锐利如鹰,冷风掀起他制服的衣角,手里捏着一封折得方正的信纸,纸边已被汗水微微浸湿。
李默刚刚带着张大力他们做完早操,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滴在粗糙的水泥地上,洇开一个个深色小点。
他抬手抹了把汗,掌心还残留着单杠铁锈的粗粝感,就在这时,他看见了那辆执法车。
心脏猛地一沉,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但他脸上没有一丝波澜,只是喉结微微滚动了一下。
“你们谁是负责人?”执法队长声音洪亮,带着金属般的冷硬质感,在空旷的厂区回荡。
“我是。
”李默上前一步,布鞋踩在碎石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他迎上对方目光,掌心微汗,却稳稳地垂在身侧。
执法队长冷冷地将那封信展开,在李默面前晃了晃:“我们接到匿名举报,信上说,这里涉嫌三项违规:无照经营、私自从国家电网偷电、以及雇佣童工。
”
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钉子,狠狠砸进空气里,砸在张大力和几个年轻组员的心上。
他们不自觉地后退半步,脚底打滑,踩碎了地上的玻璃渣,发出“噼啪”一声脆响。
远处,一棵老槐树的阴影里,孙瘸子拄着拐,木拐与地面摩擦出“吱呀”的声响,他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容,仿佛已听见铁门轰然关闭的巨响。
李默却依旧平静。
他深吸一口气,清晨的冷风带着机油与铁锈的腥味灌入肺中,他抬起手,做了个“请”的手势:“几位领导,外面风大,不如进来说话。
我们所有的经营活动都经得起检查。
”
这份从容让执法队长微微一怔。
他挥了挥手,皮靴踏进厂房,脚步声在空旷中回响。
厂房内弥漫着浓重的机油味,混杂着焊条烧灼后残留的金属焦香,头顶的灯泡忽明忽暗,投下摇曳的光影。
李默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径直走向办公角那张用木板搭成的桌子,指尖触到粗糙的桌面,翻开一个边缘磨损的文件夹,纸张的窸窣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领导请看,这是我们和红星机械厂王建国厂长、县农机站刘主任签订的零件加工合同,上面有他们的公章和签字。
我们不是无的放矢,是有明确订单的合法承揽业务。
”
接着,他又取出一份手写的承诺书,纸张泛黄,字迹工整:“关于用电问题,我们入驻前就和电管所有过沟通。
这是我们递交的用电申请和预缴电费承诺书,承诺所有电费按工业用电标准按时缴纳,绝不拖欠。
电工师傅下周就来装独立电表,这几天用的电,我们都做了记录,会一并补缴。
”他说话时,指尖轻轻抚过纸面,仿佛在确认每一条承诺的重量。
最后,他转身看向那几个年轻组员,声音低沉而恳切:“至于‘童工’一说,更是无稽之谈。
他们不是我的工人,是我的同学,是青阳一中的学生。
我们这个项目,全称是‘青阳一中学生课外技能实践小组’,是经过学校德育处口头批准的勤工俭学项目。
所有收益,扣除基本成本后,将全部注入我们自发成立的助学基金,用于资助校内的贫困学生。
”
他的一番话有理有据,逻辑清晰,合同、承诺书一样不少,直接将最核心的三个指控一一化解。
执法队长翻看着那些虽然简陋但条理分明的材料,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在厂房中回荡。
他脸上的寒霜渐渐褪去,沉默片刻,最终开口道:“你们的想法是好的,但程序上确实存在瑕疵。
没有正式注册,始终是名不正言不顺。
”
他收回材料,下达了处理意见:“这样吧,念在你们是学生创业,情有可原。
暂时不予查封,但给你们三天时间,必须提交一份合规整改方案。
三天后如果拿不出章程,我们只能依法取缔。
”
说完,执法队便收队上车,引擎轰鸣,车轮卷起尘土,扬长而去,只留下满地灰雾与未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