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举报信还没寄出,反被“合规整改”反杀?(3/3)
要好的朋友。
第三日,最后期限的上午。
一辆中巴车缓缓驶入废厂区,轮胎碾过新划的石灰线,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车上下来的人员阵容,远超所有人的想象——县工商局、教育局、还有街道社区的三方联合核查组。
孙瘸子得到消息,立刻一瘸一拐地赶了过来,木拐与地面的“咚、咚”声在清晨格外刺耳。
他今天就是要亲眼看着李默的骗局被当众戳穿,看他怎么在三堂会审之下狼狈收场。
他挤进人群,准备随时跳出来揭发这群“学生娃是如何装模作样,欺上瞒下”的。
然而,他看到的景象却让他如遭雷击。
李默穿着一身崭新的蓝色工装,布料摩擦发出轻微的“窸窣”声,站在那面“光荣榜”前,面对着十几位领导,神情自若,条理清晰地汇报着项目的缘起、进展和未来规划。
他的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力量和自信,将那个“三位一体”的宏大构想描绘得栩栩如生。
当核查组质疑其技术能力时,被尊称为“技术总指导”的老陈头,亲自走到一台冲压机前,戴上老花镜,手指稳稳地调整模具,机器“轰隆”启动,冲压出的零件与图纸分毫不差,引来一片惊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核查组关心产品质量时,“质检组长”张大力立刻呈上了一本记录得密密麻麻的质检日志,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中,每一次的尺寸测量、焊接强度测试都有据可查。
检查组的组长,一位来自县教育局的领导,一边翻阅着李默那份详尽的方案,一边不住地点头。
他最终合上文件,给出了结论:“思路清晰,模式新颖,行动力强!虽然尚未注册,但程序合规意识和内部管理水平,比一些老企业还要好!我同意社区的推荐意见,建议相关部门对该项目进行限期补办手续,先行试点运营!”
话音刚落,工商局的代表当场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盖上章,递给了李默:“这是《临时经营许可备案通知》,拿着它,你们就可以先生存,再发展。
正式的执照,尽快按流程补办。
”
孙瘸子呆立在原地,如坠冰窟。
他设想中的揭发、查封、哄堂大笑……一个都没有发生。
非但没有,他反而成了那个跳梁小丑。
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注意到了他,皱眉问道:“同志,你是谁?一直在这里探头探脑的,为什么要恶意干扰青年创业项目的工作?”
周围的目光齐刷刷地射向他,充满了鄙夷和审视。
孙瘸子一张老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他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能在众人的注视下,仓皇地、狼狈地转身退走,几乎是落荒而逃。
当晚,夜深人静。
李默独自坐在办公角,眼前一道只有他能看见的幽蓝色光幕浮现。
【主线任务Ⅰ-2:野火烧不尽——化解查封危机,获得合法身份,已完成。
】
【任务奖励发放中……】
一道温和的蓝光瞬间涌入他的脑海。
【获得:基础工程管理技能(可高效统筹、调度、规划10人以下规模的工程项目)。
】
【解锁:系统辅助功能——政策申报资格(可自动检索、匹配、优化符合当前条件的扶持政策申请)。
】
李默缓缓闭上眼,感受着脑中多出的那些清晰的管理流程和项目规划知识,嘴角不禁微微上扬。
他睁开眼,望向窗外。
月光如水,温柔地洒在焕然一新的厂区上,那些冰冷的机器仿佛也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从今往后,”他轻声自语,像是在对这片土地许下承诺,“没人能再说我们是野路子了。
”
与此同时,在镇子另一头的阴暗小屋里,一封未寄出的举报信,正静静地躺在孙瘸子那张破旧书桌的抽屉最深处,信封上赫然写着“市纪委监察室收”。
而在废厂区高高的围墙之外,一道纤细的身影第三次在夜色中悄然路过。
林诗雨停下脚步,隔着围墙,静静地望着里面透出的灯光,驻足了许久。
最终,她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微微垂下眼帘,伸出白皙的手,轻轻拂去了自己那条干净得一尘不染的白裙裙角上,那并不存在的尘埃。
喜欢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