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破铜烂铁签下的第一份“婚书”?(2/3)
必须具备‘连续两年盈利记录’。
”
这个条款如同一道天堑,瞬间将青阳县绝大多数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民营企业排除在外,启航技术自然也不例外。
李默的眉头仅仅皱了一下,便迅速舒展开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没有丝毫气馁,反而从抽屉里拿出几张纸,那是三台镗床修复后,首单客户支付的回款凭证,以及一份热情洋溢的好评信。
他抬头看向正在一旁擦拭工具的王建国,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王哥,你名下那个‘建国五金加工点’,注册有三年了吧?”
王建国被问得一愣,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是啊,三年了。
就是个空壳子,当初为了方便接点零活办的,就头两年缴了点税,后来就没管了。
”
“缴过两年税?”李默的眼睛一亮,笑容愈发灿烂,“够了。
王哥,明天开始,它就是我们启航的‘运营主体’了。
”
王建国还没反应过来,一旁的苏晓芸却瞬间明白了李默的意图,美眸中闪过一丝震惊和赞叹。
这一瞬间,她仿佛看见李默在脑中推演了十几种路径,最终选中了最稳、最巧、最不留痕迹的一条——既规避门槛,又守住技术核心的独立性。
这手“壳资源置换”玩得实在太漂亮了!
就连后来听闻此事的林诗雨,都忍不住打来电话,语气里带着她一贯的清冷,却夹杂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激赏:“李默,你这哪里是在做生意,你分明是在下棋。
”
然而,这步棋,也很快引来了对手的反扑。
消息不知通过什么渠道传到了县机械协会。
那位对李默屡次发难的秘书长,这次抓住了“建国五金加工点”这个看似薄弱的环节,联合税务所,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加工点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突击检查。
理由冠冕堂皇:“涉嫌利用空壳公司进行关联交易,短期内产生不正常暴利,存在偷税漏税嫌疑。
”
一时间,风声鹤唳。
几辆印着“税务”字样的车直接开到了启航技术的门口,车门开合的金属撞击声、对讲机的杂音、人群的窃语交织在一起,像一场无声的审判。
秘书长站在人群外,脸上挂着志在必得的冷笑,仿佛已看到李默跪地求饶的场面。
但李默的表现,再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面对来势汹汹的检查组,他没有丝毫慌乱,反而主动敞开车间大门,将一本本清晰明了的账册摆在了桌上。
每一页纸都平整无褶,每一行字都工整清晰,每一张发票都附有客户签章。
“各位领导,各位乡亲,”李默的声音通过一个简易扩音器传遍全场,带着金属般的坚定,“我们启航,现在借用‘建国加工点’的名义运营,是因为我们资历浅,够不上政策门槛。
但我们赚的每一分钱,都是靠着这双手,把这些废铁修成能干活的宝贝,一锤子一锤子敲出来的,不是靠谁批条子批出来的!”
他的话掷地有声,手掌重重拍在账本上,发出“啪”的一声,震得桌角的茶杯轻颤。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当众邀请了闻讯赶来的社区主任董文澜,作为第三方见证人。
随后,他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我在此宣布,我们将拿出首单业务超额利润的百分之二十,共计八千元,注入‘青阳县下岗技工互助基金’!这笔钱将由董主任和苏晓芸同志共同监督使用,专门用于帮助那些和我们一样,有技术、有梦想但暂时遇到困难的老师傅们!”
话音刚落,全场哗然!
税务所的人员面面相觑,检查账目本就是例行公事,现在被李默这么一弄,倒显得他们是来欺负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心企业了。
而围观的居民和下岗工人们,更是瞬间被点燃了。
“查什么查!人家学生娃赚了点辛苦钱,都知道反哺社会,你们眼红什么?”
“就是!我们家老王就在里面上班,天天回来都说小李老板仁义,这还能有假?”
县里的本地论坛上,一篇名为《良心企业遭围堵,是动了谁的蛋糕?
》的帖子被迅速顶上了热门。
舆论瞬间倒戈。
秘书长脸色铁青,在众人的指指点点中,灰溜溜地带人离开。
这场看似凶险的危机,不仅没有打垮启航,反而成了它最好的宣传广告。
风波平息后,李默没有丝毫懈怠,立刻启动了他的“技术输出计划”。
他将修复那三台镗床的全过程,剪辑成了一部详尽的教学视频。
视频中,没有复杂的理论,只有安建国那带着浓重地方口音、却朴实无华的旁白——《常见故障十八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