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告密的工牌,成了通行证?(2/3)
区边缘那块闲置多年的空地作为试点,建立一个过渡性的安置点。
”
苏晓芸的嘴巴慢慢张成了“O”型,她看着李默,像在看一个怪物。
把举报信当成立项报告的依据,把告密者的名字当成“热心群众”写上去,这操作……简直闻所未闻!
“他们……他们会气疯的。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气疯了,才会露出马脚。
”李默冷笑一声,“我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看,我李默要做的事,天王老子也拦不住。
他们想用规则绊倒我,我就用他们的规则,给自己铺一条路!”
当晚,消息就通过某些渠道传到了张有才的耳朵里。
他那份本以为能置李默于死地的举报信,摇身一变,竟然成了李默向政府申请项目的“民意基础”,而他自己,则被塑造成了一个为民请命的“先进典型”。
惊怒交加的张有才再也坐不住了,他感觉自己被耍了,被那个比他儿子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他趁着夜色,绕开正门,从一处破损的围墙翻进了厂区,径直冲向灯火通明的厂长办公室。
“李默!你他妈的到底想干什么?你这是在耍我!”张有才一脚踹开门,双眼通红,像一头被激怒的公牛。
门框震得簌簌发抖,墙上的旧挂历被气流掀动,哗啦作响。
李默正在看图纸,闻声抬起头,脸上没有丝毫意外。
他平静地倒了一杯热水,推到张有才面前:“老张,坐下说。
天气凉,喝口水暖暖身子。
”杯口蒸腾起一缕白雾,带着淡淡的茶香,在冷空气中缓缓升腾。
这番平静的应对,让张有才满腔的怒火仿佛打在了棉花上,瞬间憋屈无比。
“我不是来喝水的!”他咆哮道。
“我知道。
”李默的目光落在他那双因常年和钢铁打交道而布满老茧和伤痕的手上,那手背上还有一道未愈的割伤,渗着暗红的血丝,“你举报我,说我把大家聚在一起不安全。
那好,我就建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给你看。
我不仅要建,我还要用你的名义去建,让所有人都知道,是你张有才师傅心系工友安危,才有了这个项目。
”
张有才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他想起了那个许诺他的人是怎么说的——“只要扳倒了李默,你就是稳定厂区局面的功臣,政府会重用你们这些老工人的,你儿子在外面打零工那么辛苦,到时候不能安排回厂里?”
可如今,他得到的不是什么“重用”,而是一张贴在社区公告栏里的、把他当猴耍的“备案回执”!
李默的声音忽然低沉下来,带着一种洞穿人心的力量:“老张,你儿子今年二十二了吧?在外面工地上干活,听说前阵子还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过。
你做这么多,想要的不是整垮我,也不是整垮这个厂子。
你只是想让你儿子能早点回来,有个安稳的工作,不用再让你这当爹的天天提心吊胆。
”
“你……你怎么知道?”张有才的防线彻底崩溃了,眼眶瞬间红了,声音里带着哽咽。
“外面那些跟着我干活的兄弟,哪个不是当爹的?哪个家里没孩子老婆?”李默站起身,走到窗边,指着远处黑暗中影影绰绰的棚户区,“我李默或许年轻,但我懂你们。
这事,我记下了。
你儿子的事,等家园建好了,我来想办法。
”
张有才端着那杯水,滚烫的温度从掌心传来,却怎么也暖不了他冰凉的心。
水汽氤氲,模糊了他的视线,也模糊了那个站在窗边的年轻人的身影。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第一次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和……敬畏。
送走失魂落魄的张有才,李默立刻投入了新的战斗。
苏晓芸的请示报告很快有了回音,住建局的陈科长亲自打来了电话,语气虽同情,却也无奈:“小李啊,你的想法是好的,社区的报告我也看了,写得很恳切。
但那块地是工业用地性质,红线画死了的,在上面建居住区,这是严重违规,谁也不敢批啊。
”
“陈科长,我明白您的难处。
”李默早有准备,他立刻将一份文件通过邮件发了过去,“您看看这个,是我们厂子之前为了承接一个特种设备订单,申请下来的‘临时生产备案’许可。
里面第十七条第三款明确写着:为保障高强度、连续性生产任务,企业可在厂区范围内设立‘配套服务设施’,其功能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度延伸。
”
电话那头沉默了。
陈科长显然在仔细研究那份文件。
李默趁热打铁,语气诚恳地解释道:“陈科长,我们不建永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