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国士无双,辽东惊雷惊出个大惊喜(1/3)
乾清宫的晨曦尚未驱散冬夜的寒意,一份沾染着尘土与硝烟气息的八百里加急军报,便如同冰锥般刺破了宫闱的宁静,被锦衣卫缇骑直送御前!
朱常洛刚刚结束早课,正欲用早膳。
王安面色凝重地捧着那份火漆封印、插着三根代表最紧急等级红色羽毛的军报疾步而入。
“皇爷!辽东经略熊廷弼,六百里加急!”
朱常洛心头一紧,放下银箸,迅速拆开封漆。
熊廷弼那熟悉的、力透纸背的刚劲字迹映入眼帘,字里行间却充满了焦灼与悲愤:
“臣熊廷弼顿首泣血谨奏:建酋努尔哈赤,狡诈凶顽!前番佯攻抚顺,实为疑兵!其主力精骑,已于三日前深夜,绕道蒙古科尔沁部草场,突破我大安口长城隘口!守将王威怯战先溃,所部溃散!建虏铁骑如入无人之境,一日夜疾驰三百里,兵锋直指辽西重镇——广宁!”
“广宁乃辽西门户,一旦有失,则辽西走廊洞开,山海关危矣!臣已急令总兵罗一贯、副总兵祁秉忠率部星夜驰援,并严令广宁守将祖大寿死守待援!然,广宁城防虽坚,守军久未经战阵,且粮秣军械储备不足!建虏来势极猛,广宁…危如累卵!”
“恳请陛下速发援兵!速调蓟镇、宣府精骑驰援!速拨粮饷火药!迟则…广宁不保,辽西震动,京师亦将受胁!臣熊廷弼,唯有以死报国,与广宁共存亡!”
“啪!”朱常洛一拳重重砸在御案上!震得杯盘碗盏叮当作响!他脸色铁青,眼中怒火燃烧。
“王威!该杀!”朱常洛的声音如同寒冰,“大安口如此险要之地,竟被一触即溃!长城防线,形同虚设!熊廷弼判断没错,努尔哈赤这头老狼,果然狡诈!声东击西,直插我腹心!”
他霍然起身,在暖阁内急促踱步。
广宁!这个地名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心上。
他太清楚广宁的战略地位了!这是阻挡建奴铁蹄踏向山海关、威胁京师的最后一道重要屏障!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传旨!”朱常洛猛地停步,声音斩钉截铁:
“一、兵部!即刻以八百里加急传令蓟镇总兵、宣府总兵:各抽调精骑三千,火速驰援广宁!不得延误!违令者,斩!”
“二、户部!将昨日骆养性抄没入库的那十万两白银,立刻拨付五万两,连同火药局库存新造火药一万斤、火铳五百杆,由兵部选派得力官员,押运辽东,交熊廷弼调配!告诉李汝华,这是救命钱!一粒银子也不许克扣,一颗火药也不许短少!”
“三、兵部、五军都督府!立刻会商,议定后续增援方略及整饬长城沿线防务之策,午时前具本奏来!”
“四、着锦衣卫北镇抚司,即刻锁拿溃将王威及其亲信党羽,严加审讯!查清溃败缘由,是否有通敌、怯战、渎职之罪!朕,要一个交代!”
一连串命令如同疾风骤雨般下达,乾清宫瞬间充满了紧张肃杀的气氛。
王安领命,飞速安排人手传旨。
朱常洛站在巨大的辽东舆图前,手指死死按在广宁的位置上,眼神凝重如铁。
山河社稷图上那刺目的“8%”国运,此刻仿佛正随着广宁的烽火而摇曳欲熄!骆养性抄家的银子,转眼就填进了辽东这个无底洞,杯水车薪!
早膳的气氛因辽东急报而显得格外压抑。
朱常洛食不甘味,只匆匆用了些清粥小菜。
王安侍立一旁,小心翼翼地布菜,看着皇帝紧锁的眉头,心中也是忧急如焚。
这时,尚膳监的太监端着一个精致的描金漆盒,战战兢兢地跪在门口:“启禀皇爷,南直隶新贡的…‘海外方物’到了…掌印公公吩咐…请皇爷…尝尝鲜…”
朱常洛本就因辽东之事心烦意乱,一听“贡品”、“尝鲜”,又看到那华贵的漆盒,一股邪火“腾”地就上来了!他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混账东西!辽东将士浴血奋战,连饭都吃不上!朕在这里节衣缩食,连万寿节都免了!你们还敢给朕弄这些劳民伤财的玩意儿来‘尝鲜’?!王安!你是怎么管的内官监?!”
王安吓得扑通跪倒,连连叩头:“皇爷息怒!老奴该死!老奴…老奴这就去查!定是下面的人糊涂!”他心中叫苦不迭,这尚膳监的人真是没眼力见!
“查?!”朱常洛怒火更炽,“给朕把这盒子打开!朕倒要看看,是什么金贵东西,值得千里迢迢送来!”
尚膳监太监吓得魂飞魄散,哆嗦着打开漆盒。
里面并非预想中的奇珍异果或山珍海味,而是几块沾着泥土、其貌不扬、形状怪异的块茎和几穗包裹在干枯苞叶里、颗粒金黄饱满的物事。
朱常洛满腔怒火在看到盒中之物的瞬间,如同被一盆冰水浇下,凝固了!他猛地站起身,两步抢到漆盒前,死死盯着里面的东西!
那疙疙瘩瘩、黄皮带着泥土的块茎…是土豆(马铃薯)!那金灿灿、排列整齐的颗粒…是玉米(玉蜀黍)!
一股难以言喻的巨大惊喜,如同电流般瞬间席卷朱常洛全身!他穿越者的记忆瞬间被激活!这哪里是劳民伤财的“尝鲜”贡品?这分明是救命的“嘉禾”!是未来活民无数、支撑国运的神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土豆,感受着那沉甸甸的分量;又捧起一穗玉米,剥开苞叶,露出里面珍珠般的颗粒。
他的手指甚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这…这就是南直隶贡的‘海外方物’?”朱常洛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看向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尚膳监太监。
“回…回皇爷…是…是的…”太监吓得话都说不利索,“听…听说是弗朗机人从极西之地带来的…在福建、广东一些海边地方有零星种植…稀罕得很…当地官员觉得新奇…就…就当作祥瑞贡品献上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