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审视任务,重重压力下的柔软支撑(1/3)
乾清宫的晨曦透过雕花窗棂,在御案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朱常洛端坐如松,面前摊开的不是奏章,而是一份只有他能“看见”的、由“山河社稷图”系统投射出的任务清单。
“固本培元…”他低声念着,指尖在虚空中划过那些散发着微光的文字。
昨日文华殿西暖阁内系统激活时的震撼与沉重感犹在,但一夜的沉淀,已让他从最初的被动承受,转向主动筹谋。
他的目光首先锁定在【填满太仓】和【剪除痈疽】上。
五百万两白银!这数字如同一座大山。
骆养性昨夜呈上的那份沉甸甸的勋贵贪腐名单,此刻在他眼中不再是单纯的罪恶记录,而是一座座亟待开采的“银矿”!
“王安,”朱常洛声音沉静,“问问户部尚书李汝华、侍郎毕自严,还有杨涟,这么长时间太仓查的怎么样了?限他们三日内呈报!告诉他们,朕要的不是糊涂账,是能追缴、能填补的实底!再令杨涟,抽调精干御史,配合户部,重点核查历年盐课、茶税、漕粮折银之弊!凡有贪渎、截留、中饱私囊者,无论品级,一律严参!”
“老奴遵旨!”王安立刻记下。
“另外,”朱常洛眼中寒光一闪,压低声音,“告诉骆养性记住朕之前说的话,要快要稳要准!朕要看看,这第一刀砍下去,能溅起多少血,又能填上太仓多少窟窿!”他心中盘算着【剪除痈疽】任务的20枚武魂碎片,这诱惑力极大。
处理完最迫切的“钱袋子”问题,朱常洛的目光移向【新军初成】和【嘉禾落地】。
“传旨徐光启,将所育之红薯、土豆、玉米,择健壮者移栽至西苑皇庄暖房,加派可靠人手,精心照料,记录每日生长情状,一旬一报!若有差池,提头来见!”这关乎【嘉禾落地】的10枚武魂碎片和未来国本。
“再下旨工、户两部,火气研发,新军所需钱粮、匠户,着工部、户部优先拨付!若有推诿延误,朕唯他二部是问!”
【吏治清风】任务要求的是关键岗位清廉能吏的比例。
朱常洛沉吟片刻,看向王安:“拟中旨:着吏部尚书周嘉谟,会同新任左都御史杨涟,于三日内,拟定一份六部、都察院、十三道及各省督抚中,素有清名、实绩卓着之中青年官员名单,注明其专长、履历、风评。
朕要亲自过目,量才擢用!”这是为未来布局,也是积累那10枚武魂碎片的关键一步。
至于【定鼎后宫】和【早定国本】…朱常洛的目光在这两项任务上停留最久,眉头微蹙。
确立皇后和太子,是稳定朝野的重中之重,系统奖励的内帑增益和国运稳定也颇为诱人。
然而,他脑海中闪过那些勋贵名单,尤其是与后宫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武清侯李诚铭,还有郑贵妃、李选侍留下的复杂势力残余。
此刻贸然立后立储,极易被有心人利用,成为新的党争焦点,甚至可能引狼入室,让外戚势力借机坐大。
他选择了暂时搁置这两项任务,以规避潜在风险,尽管这意味着暂时放弃那部分奖励。
一道道旨意从乾清宫发出,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迅速在庞大的帝国官僚机器中激起涟漪。
户部、都察院、兵部、工部、吏部…各衙门的主官们拿到旨意,无不心头凛然。
尤其是对徐光启火箭般的提拔和对杨涟破格重用的延续,更让朝臣们意识到,皇帝用人的标准,正在悄然打破旧有的党争格局。
圣旨下达的翌日下午,朱常洛便换上常服,仅带着王安和几名精干侍卫,悄然出了紫禁城,直奔西苑皇庄。
暖房内,热气氤氲,带着泥土和植物特有的气息。
徐光启早已得到消息,在此恭候。
他穿着沾了泥点的官袍,脸上带着熬夜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看到皇帝亲临,激动地就要下拜。
“爱卿免礼!”朱常洛一把扶住他,目光已投向暖房深处,“快带朕看看那些宝贝!”
徐光启引着皇帝来到几处用木框精心围起的地垄旁。
垄上覆盖着薄薄的稻草保温,几株形态各异的幼苗已顽强地钻出地面,虽然稚嫩,却充满了生机。
“陛下请看,”徐光启指着其中一片,“此乃红薯幼苗,臣从福建引种,最耐瘠薄,此乃度过寒冬之关键!旁边是玉米,此物耐旱,籽粒饱满。
这几垄是土豆,块茎已初步膨大,只要熬过最后这段春寒,开春后生长极快!”
朱常洛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开一点稻草,看着那嫩绿的叶片,仿佛看到了堆积如山的粮食,看到了无数挣扎在饥饿线上的百姓得以果腹的希望。
他伸出手指,极其轻柔地触碰了一下红薯的叶片,那微凉的触感带着生命的韧劲。
“好!好!”朱常洛连声道好,眼中满是期许,“徐卿,此事关乎亿万黎民生计,乃固国之本!朕已下旨,西苑暖房列为禁区,加派侍卫昼夜看守!所需炭火、人手,内库全力保障!卿只管放手施为,务必要让这些嘉禾,在朕的皇庄里扎下根来,结出硕果!”他心中默念着【嘉禾落地】的任务,那10枚武魂碎片至关重要。
而更让他期待的是作物成功本身带来的改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臣…万死不辞!”徐光启感受到皇帝话语中的沉重托付和绝对信任,激动得声音发颤,“陛下,关于红薯越冬,臣有一新想,或可尝试双层草苫覆盖,辅以地龙微温…”
君臣二人就在这温暖的泥土气息中,蹲在地头,就着作物的越冬管理、未来的育种推广、可能的病虫害防治,展开了热烈而专业的讨论。
朱常洛凭借现代模糊的农业知识和系统可能解锁的指引,不时提出一些让徐光启茅塞顿开的“奇思妙想”。
夕阳的余晖透过暖房的琉璃窗,将两人专注的身影拉得很长。
从西苑出来,天色已近黄昏。
朱常洛坐在回宫的马车里,心头却像被一根无形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