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审视任务,重重压力下的柔软支撑(2/3)
牵着,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阜成门内的石碑胡同。
“王安,”他掀开车帘一角,看着外面渐渐亮起的灯火,“柳姑娘家…太医院可曾去过了?”
“回皇爷,孙院判午后便以‘惠民药局’巡诊之名去了。
”王安低声道,“据回报,柳明义确是肺痨沉疴,非朝夕可愈。
孙院判已开了方子,留了药,言明需长期调养,并嘱咐了诸多禁忌。
柳家母女感激涕零,以为是遇到了活菩萨。
”
朱常洛微微颔首,心中的牵挂稍缓,但随即又被另一种更强烈的情绪取代——他想见她。
不是以皇帝的身份,而是那个在小巷里笨拙地买豆腐、被她的笑容弄得面红耳赤的“富家公子”。
“去石碑胡同口。
”朱常洛鬼使神差地吩咐道。
“皇爷!这…”王安一惊,宫门快下钥了,且夜间微服…
“无妨,远远看一眼便回。
”朱常洛语气坚决。
马车在离石碑胡同还有一段距离的僻静处停下。
朱常洛下了车,裹紧身上的玄色斗篷,在王安和侍卫紧张的护卫下,悄然走到巷口,隐在墙角的阴影里。
巷子深处,那间小院的门虚掩着。
昏黄的灯光从门缝和窗户透出,隐约能听到里面传来低低的咳嗽声,以及柳青瑶轻柔的安慰:“爹,您别急,孙大夫说了,按时吃药,会好起来的…娘,您也歇会儿,碗我来刷…”
不一会儿,门吱呀一声开了。
柳青瑶端着木盆走出来,准备将洗菜的水泼到墙根。
她依旧穿着那身半旧的藕荷色棉袄,靛蓝围裙,发髻用一根简单的木簪绾着。
昏黄的灯光映着她略显疲惫却依旧清丽的侧脸,她小心翼翼地避开水洼,动作麻利。
朱常洛的心跳骤然加速。
他屏住呼吸,贪婪地看着那个在寒夜里为生计奔忙的身影。
她泼完水,抬头望了望天色,轻轻叹了口气,那声叹息仿佛羽毛般拂过朱常洛的心尖,带来一阵细微的疼惜和难以言喻的悸动。
她没有发现巷口的阴影里藏着人,转身回了院子,轻轻关上了门。
“回吧。
”朱常洛低声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他没有惊扰她,只是将这灯火阑珊下的惊鸿一瞥,深深印入心底。
那块冰冷的豆腐带来的鲜活感,此刻化作了更具体、更温暖的牵挂。
他需要力量,需要去完成那些艰巨的任务,不仅为了这万里河山,或许也为了能有一天,堂堂正正地站在她面前,而非躲在阴影里遥望。
数日后,京郊神机营校场。
寒风卷着尘土,吹得旗帜猎猎作响。
新搭建的点将台上,朱常洛一身戎装,披着大氅,在徐光启、英国公张维贤以及几名兵部官员的陪同下,检视着刚刚招募入伍的首批新兵。
台下,五千名身着崭新鸳鸯战袄的士卒,排着尚显松散的队列。
他们大多面黄肌瘦,眼神中带着对新环境的不安和对未来的茫然,但至少身体还算健壮——这是徐光启顶着巨大压力,摒弃了旧军吃空饷、老弱充数的陋习,实打实招募来的。
徐光启站在皇帝身侧,指着下方,声音洪亮却难掩激动:“陛下请看!此五千健儿,皆按陛下所示‘精壮朴实、家世清白’之标准遴选!臣已初步编为五营,每营设千总、把总、哨官、队长。
目前正由臣选调的教习官,教授基础队列、旗号金鼓辨识!”
随着徐光启一声令下,台下号角呜咽,鼓点咚咚。
队伍在教习官们声嘶力竭的吆喝和示范下,开始笨拙地演练。
动作歪歪扭扭,队列忽聚忽散,甚至有人转错了方向撞在一起,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和压抑的笑声。
兵部随行的一位郎中忍不住低声嗤笑:“乌合之众,不堪大用。
”旁边的同僚也微微摇头。
英国公张维贤捋着胡须,面无表情,眼底深处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朱常洛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脸上却没有任何不悦。
他反而向前一步,对着点将台下那些因为出错而惶恐不安的新兵们,朗声道:
“将士们!”
声音被寒风送出去很远,校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皇帝身上。
“朕知道,你们很多人是第一次握枪,第一次穿这身军服!动作不熟,队列不整,这很正常!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打仗!”朱常洛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朕问你们,你们为何而来?是为了那几两饷银糊口?还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凭自己的本事,挣一份军功,让爹娘妻儿脸上有光,让乡邻看得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台下鸦雀无声,但许多士兵的眼神开始有了变化。
“朕告诉你们!”朱常洛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石之音,“你们站在这里,拿起武器,穿上战袍,是为了守护!守护你们身后的父母妻儿!守护你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家园!守护这大明的万里河山,不被关外的豺狼践踏!”
他猛地一指北方:“建奴的铁蹄就在辽东!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想夺走我们的粮食,掳走我们的姐妹,踏碎我们的祖坟!告诉我,你们答应吗?!”
“不答应!”台下沉默片刻,随即爆发出参差不齐却异常响亮的吼声,带着被点燃的血性。
“好!”朱常洛满意地点点头,“队列不整,练!武艺不精,练!火器不会用,更要练!朕和徐侍郎会给你们最好的装备,最足的口粮!但朕要的,是你们的命!是把命交给身边的袍泽,是把命押在杀敌报国之上!朕不要孬种,不要逃兵!只要真敢战、能战的勇士!你们,能不能做到?!”
“能!能!能!”这一次,吼声整齐了许多,五千人的声音汇聚成一股磅礴的力量,震得校场上的尘土都飞扬起来。
“徐卿!”朱常洛转向徐光启,“朕看到了希望!新军之芽,已在寒冬中萌发!加紧操练!饷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