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蒸蒸日上(1/3)
制作刷子时,牙刷用竹板做手柄,鞋刷和普通刷子则用木板。
秀兰主动接下了打孔的活,其他人也各有分工——有的削手柄,有的塞猪毛,有的打磨修整。
忙忙碌碌一天下来,大大小小竟做了四五十把刷子。
另一边,家丰开始捣鼓牙粉。
他按“大黄五份、石膏两份、薄荷一份、白芷一份”的比例配料——这是个侧重美白牙齿的方子,还能额外加些盐提效。
厨房用来捣蒜的石槽石杵,被他临时征用。
好在买来的药材都是干货:石膏本就是粉状,即便有小块,一碾就碎;其他药材麻烦些,得先拿刀切碎,再放进石罐里捣很久。
家丰忍不住想:要是有药店那种V字石槽,效率能快不少;要是有粉碎机就更好了——不过也就幻想了一秒,便回归现实。
二十多斤药材,去掉损耗,最终做成了牙粉。
家丰用草纸把牙粉分装成一百包,每包约二两重,整齐地码放在竹篮里。
第二天,按刘先生的医嘱,家丰终于能彻底丢掉拐杖正常行走了。
他在院子里走走停停试了好几圈,腿上没任何不适。
家人又惊又喜,特意多炒了些肉,给家丰庆祝“康复”。
他手里那副三代拐也没浪费,正好能一起卖掉——十五文一副,相当于普通劳力一天的工钱(农忙时重活工钱一般也就二十文)。
家丰去庄三伯家取了新做好的拐杖:六副二代拐,十四副三代拐。
这次他没靠拐杖辅助,自己背着就回了家。
最近村里的流言又有了新动向:关于梁进才的闲话慢慢淡了,关于庄家的猜测却多了起来。
庄三伯家天天传出叮叮当当的木匠声——这年头哪有天天满负荷干活的木匠?
庄家一家人也显得神神秘秘,除了偶尔匆匆出门,基本都待在家里,很少像其他人家那样日常串门;小花和家丰每天去庄三伯家拿拐,都特意选在大清早——那时候村里人还没出门,没人见过他们运拐,可还是有人撞见家丰跟庄大兵往镇上跑,尤其是前几天,他们还拉回了一大包东西。
种种反常,让村里的猜测越传越杂。
田埂上,一位老大爷正蹲在地里查看禾苗,见了虫子就伸手捏走。
他率先开口:“你们说,庄家秀兰她们这阵子到底在忙啥?”
旁边一位大娘接话:“谁知道呢!往常咱们村里人,种下苗后,除了外出做活的,基本天天泡在地里——旱了挑水浇,叶子被虫咬了就找虫。
我看她们家前几天,还是让大伯子过来浇的水,一家子基本不出门。
往年这时候,秀兰天天在地里盯着,今年倒好,连面都少见了。
”
另一位大婶也附和:“是啊!前几天见秀兰来地里转了一小会,就随便看了看,抓了几只虫就匆匆走了。
地里的活多精细啊,这么不管不顾,到了收成时,得少打多少粮食!”
“你们管好自己的地就行!”一道声音突然插了进来——正是家丰的奶奶,她本是来地里转转(庄家的地离老宅不远),恰好听到几人嚼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