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焦虑寄生与数据脓疮(1/3)
经历“点赞病毒”事件一周后,林舟发现自己对“完美”这个词产生了生理性不适。
食堂打饭时,若肉丸形状不够圆润,他拿餐盘的手会微微颤抖;整理档案时,若标签贴得略有歪斜,他那已键盘化的食指会不受控制地敲击桌面,发出焦躁的“哒哒”声。
更麻烦的是,每当他完成一项任务,耳边除了持续的键盘敲击和屏幕刮擦声,还会短暂响起一阵虚浮的掌声和喝彩,仿佛有个看不见的观众在为他并不精彩的表演叫好——这是“容貌焦虑镜中人”残留的“认可渴望”病毒与“键盘幻听症”杂交出的新副作用。
寒鸦将其命名为“表演型人格预激活状态”,并兴致勃勃地送他一顶能监测脑电波的棒球帽,帽檐上的LED灯会根据焦虑程度变幻颜色。
眼下,站在D-07区那间弥漫着陈旧纸张和消毒水混合气味的特殊观察室外,林舟帽檐的灯光正从代表“警惕”的黄色,滑向象征“高度紧张”的橙色。
观察室门口崭新的标识牌上写着:“深度认知交互单元(亲子关系重构试验场)”,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未经许可,严禁代入个人成长创伤”。
任务目标是E-01-556,归档名“攀比螺旋”。
风险等级:GIMEL级(具有隐性寄生与情绪增殖特性)收容描述:实体无固定形态,表现为一种可传染的“焦虑波段”。
通常寄生在亲子关系,尤其是母职焦虑浓厚的个体精神场中。
能无限放大宿主对子女成就的焦虑感,并将其转化为具象的“竞争指令”,驱使宿主强迫子女参与各类无意义竞争(如“一分钟内谁能揉出更圆的纸团”、“背诵圆周率后一千位速度比拼”)。
宿主体内会析出名为“数据脓疮”的结晶物,记录其子女在各项虚构指标上的“排名”。
最新异常动态:原始寄主(一名因焦虑过度已处于昏迷状态的研究员)体内的“数据脓疮”出现异常增殖,并试图通过档案馆内部网络寻找新寄主。
“又是一个从人心里长出来的怪物……”林舟深吸一口气,推开了观察室的门。
这一次,里面没有镜子,也没有具体的畸变体形象。
房间中央只有一个悬浮在半空、不断旋转的复杂几何光晕,光晕中心隐约可见一个沉睡女性的虚影——那是被隔离保护的原始寄主。
房间四周的墙壁则变成了巨大的显示屏,上面瀑布般流淌着各种扭曲的数据和画面:忽而是两个小孩在比拼用积木搭塔的速度,旁边实时跳动着毫无意义的分数;忽而是一张张布满红叉的试卷放大特写,伴随着尖锐的批评声;甚至还有模拟出的孩子额头长满类似青春痘的“分数脓包”的特写,每个脓包上都标着“数学:85/100”、“英语:92/100”……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甜腻到发腥的味道,像腐烂的荣誉证书混合了变质的鸡汤。
“E-01-556,认知干预程序启动。
”林舟举起手中的特制终端,这玩意今天被寒鸦做成了老式教师教鞭的造型,据说能增强“权威感”,以便更好地进行“心理疏导”。
他尝试用教鞭指向数据流中的一个竞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