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白衣盗> 第22章 换酒米暂解困

第22章 换酒米暂解困(3/3)

辰后,在一份落满灰尘、纸张已然发黄变脆的“户籍迁入担保备案录”的存根联上,他找到了那个模糊的名字——“保人:孙福,籍贯:京城”! 更重要的是,在这份存根联的背面,通常用于记录一些备注信息的地方,有一行极其潦草、几乎被忽略的小字,似乎是当时经办小吏随手记下的: “孙福称:与黄君乃旧识,黄君原在京文华书院执教,后因故离京,托其相助落户静水。

    ” 文华书院! 看到这四个字,王忠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 他虽然只是个地方差官,但也听说过“文华书院”的大名。

    那是京城一所极负盛名的私人书院,虽非官学,却以其严谨的学风和出色的师资闻名,不少官宦子弟和富有才学的寒门学子都曾就读于此,其山长和教员在文人圈中颇有声望。

     黄惜才,这个如今在静水县郊穷困潦倒、靠说书糊口的落魄老秀才,当年竟然是在京城文华书院执教的先生?! 这个发现,简直石破天惊! 一个曾在顶级书院执教的先生,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地步?所谓的“因故离京”,究竟是什么“故”?这与他那惊世骇俗的“神妖论”是否有关?与他潜藏的恐惧和警惕是否有关? 王忠感到自己仿佛挖到了了一座深埋的宝藏入口,心脏激动地怦怦直跳。

    他强压下兴奋,仔细地将那份存根联上的关键信息抄录下来,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原档恢复原状,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

     他快步离开县衙档案库,寻了一个僻静角落,立刻将这一重大发现写成一封简短的密报,准备尽快呈送给李致贤大人。

    文华书院这条线,无疑为调查黄惜才的真实背景,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且清晰的方向! 而此刻的黄李氏,对此一无所知。

    她背着沉甸甸的米袋和布料,手里拎着那块诱人的肥肉,终于回到了那间熟悉的茅屋前。

     推开门的刹那,米肉的香气和崭新的布匹,暂时驱散了屋内的愁云惨雾。

    黄菡惊喜地围了上来,小脸上终于重新露出了孩童应有的笑容。

    黄惜才看着妻子采购回来的东西,看着儿子久违的笑脸,心中那根紧绷的弦,也稍稍松弛了一丝。

     或许……真的是自己太过紧张了?或许那位“李贤”真的只是一片过眼云云,不会再出现?或许他们真的可以靠着这笔意外之财,度过一个难得的、不那么难熬的冬天? 黄李氏开始张罗着午饭,准备用新米蒸饭,用肥肉炼油炒菜。

    茅屋里难得地弥漫起一股真正属于“生活”的、温暖的气息。

     黄惜才甚至拿出那壶用零钱打的、劣质却辛辣的烧酒,小小地啜饮了一口。

    火辣的酒液滚过喉咙,带来一丝短暂的麻痹和虚幻的暖意。

     他走到屋外,看着远处静水县城的方向,目光复杂。

     生活似乎出现了一线转机,短期内的困窘得以缓解。

     但他内心深处十分清楚,那袋银钱所能解决的,仅仅是物质上的燃眉之急。

    而那笔钱背后所隐藏的危机,以及他们这个家真正背负的秘密,却如同潜伏在深渊里的巨兽,并未远去,只是暂时蛰伏。

     风暴,或许正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悄然酝酿。

     换来的酒米,或许能暂解困厄。

     但未来的路,依旧迷雾重重,吉凶未卜。

     喜欢白衣盗请大家收藏:()白衣盗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 衙役凌云志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我死后谣言四起 我的发小是朱元璋 乡野奇途 大宋闲医 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 汉阙惊澜 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 轮回井:渣男劫 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 综武:从锦衣卫开始 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 再续蜀汉的浪漫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奇葩皇帝合集 中国古代奇闻录 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 恋爱脑与不高兴[GB] 新玉箫英雄传 温柔男主改拿绿茶剧本 天下一帝秦始皇 绣春雪刃 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 白衣盗 问道天外天 渺尘(1v1) 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 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 退隐江湖那些年 大明养生小帝姬 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 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 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 江湖逆主 祖宗们,时代变了 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 暗尘明月楼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 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 嗨!我是朱祁钰 三国之:绝不谈恋爱 重生成为李承乾 三国:大汉第一毒 衙役凌云志 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