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咸阳暗潮涌,烈侯密谋起(2/3)
山的竹简,并非弹劾奏章,而是来自大秦各郡县的民情汇总。
他的手指干瘦而有力,缓缓滑过一卷卷竹简上的文字,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作为御史,他本该为新政的顺利推行而欣喜,但他却反其道而行之。
他利用职务之便,命手下心腹,专门搜集那些因新政而起的“乱象”。
“禀御史,河东郡来报,因废除部分苛税,地方府库收入锐减三成,官吏俸禄已难以为继。
”一名下属低声禀报。
李仲甫点了点头,取过那卷竹简,细细看了一遍,淡淡道:“记下罪名:动摇国本,府库空虚。
”
“还有,南阳郡有报,两村村民为争夺水源械斗,因废除连坐,无人敢于作证,乡吏束手无策,致三人重伤。
”
“很好。
记下罪名:废弛法度,治安混乱。
”
他就像一个耐心的猎人,在庞杂的信息中,精心挑选着最致命的毒箭。
他知道,仅凭嬴烈侯那些人的叫嚣,成不了大事。
扶苏有蒙恬的兵权在手,有李斯等一众能臣辅佐,硬碰硬,那些旧贵族不过是螳臂当车。
真正的杀招,必须来自朝堂之上,来自律法之内。
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看似独立的“乱象”,编织成一张天罗地网,在最关键的时刻,于朝会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给扶苏致命一击,弹劾他施政失当,祸乱天下!
咸阳城的风,似乎也变得诡谲起来。
数日后,通武侯王贲一身便服,面色凝重地走进了皇宫之内。
“陛下,末将巡视武库归来,沿途经过几处酒肆茶馆,听到了一些不寻常的言论。
”王贲开门见山,声音沉稳有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扶苏放下手中的书卷,示意他坐下说话:“王将军请讲。
”
“城中多处,都有人在散播‘新政害民’之说。
”王贲皱着眉头道,“他们说辞惊人地一致,皆言减税导致国库空虚,边军粮饷堪忧;废除严法导致盗匪横行,百姓不得安宁。
言辞极具煽动性,引得不少不明真相的百姓议论纷纷,人心惶惶。
”
扶苏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哦?说辞一致?”
“正是。
”王贲肯定道,“末将派亲卫暗中抓了几个传谣最凶的人,稍一审问,他们便招了。
这些人,大多是城中的泼皮无赖,收了钱财替人办事。
而他们背后,都指向了同一个源头——嬴烈侯府上的幕僚。
”
“嬴烈侯……”扶苏的指节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一连串有节奏的轻响。
他早就料到这些旧贵族不会善罢甘休,却没想到他们会用如此下作的手段。
“他们这是想先在民间制造恐慌,动摇新政的根基。
”扶苏的语气平静,但眼底却已是一片冰寒,“以为这样,就能逼我就范?”
他当即下令:“传赵元清、李斯两位大人即刻前来议事!”
很快,赵元清与李斯便匆匆赶到。
扶苏将王贲所禀之事,以及自己对嬴烈侯等旧贵族图谋的猜测和盘托出。
李斯听罢,眉头紧锁,沉吟道:“陛下,舆论之势,可载舟亦可覆舟。
若任其发酵,恐对新政极为不利。
依臣之见,当效仿始皇旧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