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咸阳暗潮涌,烈侯密谋起(3/3)
焚书坑儒’之令,禁绝非议,将这些造谣生事者悉数下狱,以儆效尤!”
李斯的提议,充满了法家的铁血与果决。
然而,扶苏却微微摇了摇头。
他看向一旁始终沉默不语的赵元清:“赵卿,你有何看法?”
赵元清向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堵不如疏。
强行镇压,只会让百姓觉得我等心虚,反而坐实了谣言。
况且,此举与陛下推行仁政的初衷背道而驰。
”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既然他们想辩,那我们就给他们一个辩论的舞台。
既然他们说新政害民,那我们就让真正的‘民’出来说话。
臣建议,可在咸阳城中,设立‘议政台’,举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公开辩论!”
“公开辩论?”李斯一惊,随即反对道:“不可!与那些泥腿子讲道理?简直是对牛弹琴!朝堂大事,岂能交由市井之徒评判?此乃取乱之道!”
赵元清却不为所动,继续说道:“李太傅此言差矣。
我们不是要让百姓评判,而是要让他们‘看’!让咸阳的百姓,亲眼看看那些旧贵族们贪婪自私的嘴脸;亲耳听听,那些享受了新政恩惠的农民、工匠、商贾,他们的日子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孰是孰非,公道自在人心。
用事实,击碎他们的谎言!”
扶苏的眼睛越来越亮,他猛地一拍桌案,站起身来:“好!说得好!就依赵卿之言!”
他看向李斯,语气坚定:“太傅,时代变了。
民心,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它,将是我大秦最坚实的根基!”
李斯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化作一声长叹,躬身领命。
就在扶苏紧锣密鼓地筹备“议政台”之时,一封来自嬴烈侯府的《谏言书》,被一名神情倨傲的使者,大摇大摆地送到了皇宫大内。
扶苏展开竹简,凌厉的字迹扑面而来。
信中,嬴烈侯历数新政“十大罪状”,措辞激烈无比,斥责扶苏“乱法悖道,离经叛祖”,更在结尾处发出了赤裸裸的威胁——若不即日收回成命,他将联合天下所有不忘始皇恩德的士族,共讨之!
“共讨之?”
扶苏看着这三个字,不怒反笑。
那笑声初时还很低沉,随后越来越大,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轻蔑与冰冷的杀意。
他将那封《谏言书》重重拍在桌上,眼中锋芒毕露,对着殿外朗声道:“好一个共讨之……传令下去!在咸阳城中央广场,搭建议政高台!再发告令,遍传关中,三日之后,朕将在此台,与嬴烈侯等一众旧贵族,公开论政!”
他的声音穿透殿宇,在夜空中回荡。
“告诉他们,也告诉全天下的百姓……”
扶苏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让他们都来看看,何为真正的民心。
”
命令一下,整个咸阳城瞬间被引爆。
一石激起千层浪,陛下要与旧贵族公开对峙的消息,如风暴般席卷了都城的每一个角落。
一场决定大秦未来走向的惊天对决,已是箭在弦上。
咸阳城内,无数双眼睛,正死死地盯着城中央那片即将拔地而起的空地,等待着那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一天。
喜欢朕的大秦!万邦臣服!请大家收藏:()朕的大秦!万邦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