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邯郸市廛 铜臭里的天下(2/3)
价格翻着跟头往上走。
”
吕不韦心中雪亮,知道这税吏是在盘算该如何“合理”地提高税额。
他并不点破,反而顺着对方的话头,笑容更加亲切:“李兄果然消息灵通。
不过,依不韦看,这赵秦之间的关税波动,对楚货价格的影响,恐怕比楚地本身的小摩擦还要大些。
”
税吏闻言,眯缝的眼睛稍稍睁大了一些,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哦?吕先生有何高见?”
“高见不敢当,”吕不韦上前一步,压低了些声音,仿佛在与知己分享机密,“秦人自得了巴蜀,对楚地丹砂、漆器的需求日增,可最近函谷关那边,对赵商抽税狠了三成。
表面看,是限制了赵商获利,实则逼得楚货更多走武关道直接入秦。
如此一来,流入邯郸的楚地精品自然减少,价格嘛……”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至于秦地所需的赵国产的布帛、粮食,因长平战后……嗯,你懂的,输送不易,秦关那边反而对这几样略微松了些口子。
此消彼长,这里面的利差,可不小啊。
”
他侃侃而谈,语气平和,却将赵、秦、楚三国之间微妙的商贸关系和关税博弈剖析得清晰透彻。
这已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商人的见识范畴。
税吏听得愣住了,他每日经手无数商贾,大多只会抱怨税重或者吹嘘货好,像吕不韦这样,能将天下经济形势信手拈来,与具体商品价格联系得如此紧密的,实属凤毛麟角。
他不由得对眼前这位商人刮目相看,同时也更加确信,吕不韦这一趟,赚取的利润绝对远超货单上所载。
“吕先生真乃……咳,见识广博。
”税吏干咳一声,掩饰住内心的惊讶,手指在算筹上拨弄了几下,报出一个比常规高出约两成的税额数字,然后看着吕不韦,等待他的反应。
吕不韦脸上没有丝毫愠色,反而露出一个“果然如此,你我心照不宣”的笑容。
他伸手入袖,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一串做工精美的“晋阳布”(赵国的一种布币),动作自然流畅地放在税吏的案上,正好压住了那卷竹简。
那串布币的数量,显然超出了应缴的税额,甚至也超出了税吏试图加征的数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兄值守辛苦,这点茶资,不成敬意。
”吕不韦的声音温和得如同春风,“日后市面有何风吹草动,还望李兄不吝指点。
不韦在邯郸,还需仰仗各位朋友。
”
税吏的手指触碰到那串沉甸甸、凉丝丝的布币,脸上的皱纹瞬间舒展开来,像一朵被秋风吹开的菊花。
他飞快地将布币扫入案下,声音也热情了许多:“好说,好说!吕先生太客气了!以后有事,尽管来找我李某!”他拿起刻刀,在竹简上飞快地划下一个符号,表示税讫,态度与之前判若两人。
一场潜在的麻烦,就在谈笑风生和不动声色的“加码”中消弭于无形。
吕不韦微笑着拱手告辞,带着吕槐,再次汇入汹涌的人流。
走出十几步,吕槐才低声开口,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主人,这赵吏贪得无厌,每次都要多费这些周章。
”
吕不韦目光依旧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