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助学贷款(2/3)
扫过来,带着程式化的询问:“什么事?”
“老师…您好…我想问问,申请助学贷款…是在这里吗?”陈默的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干涩。
女老师上下打量了他一下,似乎是在评估他的穿着和状态,然后朝最里面一个靠窗的隔断抬了抬下巴:“找王老师。
他那管这个。
”
“谢谢老师。
”陈默低声道谢,小心地绕过地上堆放的资料箱,走向那个靠窗的工位。
王老师约莫五十岁年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正皱着眉头对着电脑屏幕上的表格,手指不耐烦地敲着桌面。
陈默在他旁边站了快半分钟,他才慢悠悠地转过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什么事?”语气里带着被打扰的不悦。
“王老师您好,我想申请助学贷款。
”陈默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恭敬而急切。
王老师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像是听到了什么麻烦事。
他拖长了声调:“助学贷款啊…现在才来问?都快期中了。
”他从手边一堆文件里抽出一份皱巴巴的、印着表格的纸,啪地一声拍在桌面上。
“喏,先把这个《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填了,回去找你们村、乡、县三级民政部门盖章签字,一个都不能少。
要原件。
”
陈默拿起那张纸,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栏目:家庭年收入、主要经济来源、负债情况、直系亲属工作及健康情况…每一个空格都像是一个冰冷的审判台。
而“三级盖章”的要求,像三座大山,光是想想回乡的路费和需要面对的人情世故,就让他一阵眩晕。
“老师…这个…必须回老家办吗?我家里情况确实很困难,我母亲病重,急需用钱…”他试图解释,声音里带上了哀求。
王老师像是听多了这种话,毫无触动,反而有些不耐烦:“规定就是这样!不盖章我怎么知道你家里是不是真困难?光凭你说就行啊?”他挥挥手,像是驱赶苍蝇,“下一个流程是要你们辅导员签字确认,然后系里盖章,再拿回来给我初审。
”
“那…老师,”陈默舔了舔干燥的嘴唇,追问,“这些章都盖齐了,大概…多久能批下来?钱什么时候能到?”
王老师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身体往后靠在椅背上:“初审完了还要送到银行那边审核,银行还要派人核查——虽然也就是走个过场。
一套流程下来,快的话一两个月,慢的话…下学期能到账就算不错了。
急用钱?急用钱你早干嘛去了?”
一两个月?下学期?
陈默的心彻底凉了半截。
母亲的病能等一两个月吗?父亲的绝望能等一两个月吗?他感觉自己像个傻子,怀揣着最后的希望跑来,却被一整套冰冷繁琐、慢如蜗牛的程序迎面浇了一盆冰水。
“可是…老师…”
“没什么可是的!”王老师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程序就是程序!谁都一样!想申请就按规矩来,不想申请就别耽误时间。
后面还有同学等着呢!”他说着,目光已经越过陈默,看向他身后。
陈默僵硬地转过身,果然看到两个学生模样的的人等在后面,脸上带着相似的不安和急切。
他攥紧了手里那张薄薄的表格,像是攥着一根并不能救命的稻草,却又不敢松开。
他默默地让到一边,看着王老师用同样不耐烦的语气接待下一个学生,说着同样的话。
打印机嗡嗡地响着,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工作人员来回走动着处理文件。
这一切构成了一架庞大、精密却冷漠无比的机器,而他,只是不小心被卷入齿轮下的蝼蚁,他的焦急、他的苦难,甚至他的生死,都与这架机器的运转毫无关系。
它只会按照既定程序,缓慢地、冰冷地碾压过去。
制度性冷漠。
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会到这个词的含义。
它不是恶意的攻击,而是另一种更令人绝望的东西——彻底的、程序化的无视。
他失魂落魄地走出行政楼,秋天的阳光照在身上,却没有一丝暖意。
手里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被风吹得哗哗作响,像是在嘲笑他的天真。
回老家盖章?远水救不了近火。
等待贷款审批?更是镜花水月。
唯一的活路,只剩下他自己。
从那天起,陈默对自己开启了一场近乎残酷的压榨。
他像一块被扔进沙漠的海绵,疯狂地挤压着自己每一分时间和精力,试图榨出最后一滴水。
所有休息和娱乐时间被彻底清零。
他甚至减少了部分专业课的预习时间——这是让他最痛苦却不得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