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采风使”的自封与第一份“样本”(3/3)
越小,最后干脆停了下来,嘴唇动了动,像是想说什么,又没好意思开口。
马骥捡回木炭,还想让樵夫再唱几句,比如“回家喝粥”之后,有没有唱家里人的句子,忽然想起兜里的智能手机——虽说早就没电了,屏幕也摔裂了一道缝,但样子看着还挺唬人,说不定能用来装装样子,让樵夫更相信他的身份。
他赶紧掏出来,按了下侧面的电源键,屏幕黑着,没一点反应,可他还是一本正经地把手机的“话筒”对准樵夫,清了清嗓子:“咳咳!壮士且慢!此乃我‘天界’传来的记录神器,能将你的歌声原样记下,连你咳嗽的声音都能录下来,带回洛邑给周天子听!你听——”他假装按了几下手机屏幕,嘴里模仿着录音的提示音,“滴!开始记录!东周某年,郑国山林,采集劳动号子一首,演唱者:匿名樵夫壮士,情绪饱满,音色淳朴,极具民间特色,反映了百姓勤劳耕作、向往温饱的美好愿望!滴!记录完毕!”
他一边说,一边还故意把手机举高了些,让樵夫看得更清楚,手机屏幕上的裂痕在阳光下闪了闪,像道银色的线。
樵夫看得眼睛都直了,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手里的陶碗都差点掉在地上。
刚才那点对“朝廷使者”的敬畏,瞬间被“这使者怕不是个失心疯”的想法取代。
他再也待不下去,扛起身边的柴禾,对马骥拱了拱手,语气敷衍:“使者大人,小人还要赶去卖柴,要是去晚了,集市就散了,就不陪您了。
”
说完,樵夫脚步匆匆地走了,还没走出茶棚,马骥就听到他小声嘀咕:“晦气……一大早就遇到个痴人,手里拿着块黑疙瘩瞎比划,别是从哪个疯人院里跑出来的,还好没跟他多说。
”
马骥却没在意樵夫的态度,他小心翼翼地把画满鬼画符的木片收好,用草绳缠了几圈,放进怀里,又把手机揣回兜里,拍了拍胸口,心里还挺得意——这可是他的第一份“采风样本”,虽然记录得乱七八糟,但至少开了个头,以后再采到歌,就能照这个样子记。
他摸了摸胸口的挂坠,那温温的振动还在继续,比刚才更明显了些,像是在认可他这蹩脚的“采风”行为,正更起劲地吸着这空气中弥漫的、像“风”一样鲜活的气息,连带着他的心情都好了不少。
茶棚的摊主看他一个人坐在那傻笑,走过来递给他一碗粗茶,碗沿还有个小缺口:“小伙子,你刚才跟那樵夫说什么呢?还拿着块木片瞎画,拿着个黑疙瘩瞎比划,怪吓人的,我还以为你要跳大神呢。
”
“我是采风使!周天子派来的!”马骥抬起头,一脸骄傲地说,还特意指了指怀里的木片,“那是我记录歌谣的‘歌谱’,那黑疙瘩是‘录音神器’,能把歌声录下来!”
摊主愣了愣,随即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采风使?哈哈,你这小伙子,还挺会开玩笑。
快喝碗茶吧,免费的,看你也不容易,估计是饿坏了,才说胡话。
”
马骥接过茶碗,喝了一口,虽然味道有点涩,但至少解了渴。
他看着市集里来来往往的人,心里琢磨:看来这“采风使”的身份,还得再琢磨琢磨怎么演才像——至少下次,得找个能看懂他“记录”的人,或者找个没那么多疑的,不然连句完整的歌都录不到。
喜欢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请大家收藏:()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