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走出大山入小镇,客栈闻声现商机(3/3)
,用的都是寻常材料,正适合眼下的境况。
“黄泥?红糖?”刘伯还是不明白,摇着头,“那玩意儿混在一起能吃?别是想钱想疯了。
红糖黑黢黢的,带着股焦味,咋能变成白霜?老神仙还会这?”
“刘伯您不信我师父吗?他老人家说的法子保管有用。
”陈小九望着窗外渐浓的暮色,眼里闪着光,“这镇上肯定有杂货铺卖红糖,咱先去问问价钱。
”
刚走到街面,寒风就像刀子似的刮过来,刮得脸颊生疼。
陈九把道袍的领子竖起来,遮住半张脸,刘伯则缩着脖子,把手揣在袖筒里。
主街上的铺子大多已经上了门板,只有几家还亮着油灯,昏黄的光透过窗纸照出来,在地上投下模糊的影子。
杂货铺的掌柜正踮着脚卸最后一块门板,动作麻利。
见陈小九和刘伯过来,他以为是来化缘的道士,没好气地挥手:“去去去,刚进了货,师傅去别家看看。
”
“掌柜的,我买红糖。
”陈小九上前一步,掏出那三枚铜钱,放在冻得发硬的柜台上,“要最粗的那种。
”
掌柜的愣了愣,上下打量了他两眼,才转身从货架底层拖出个陶罐,罐口用布塞着。
他掀开布,里面装着黑褐色的糖块,边缘结着层白霜,看着有点像受潮的土块。
“粗糖,二十文一斤。
”掌柜的拿起个小秤,“你这点钱,只够称一两。
”
陈小九看着罐子里的红糖,心里盘算着——一两红糖太少,做不出像样的糖霜,根本没法让人看出效果。
他咬了咬牙,从怀里摸出包葛粉,还沉甸甸的:“用这个抵点钱行不?纯山里的葛粉,熬粥最养人,能存大半年。
”
掌柜的捏起一点葛粉捻了捻,见粉质细腻,没有杂质,又闻了闻,只有淡淡的土腥味,点了点头:“这葛粉倒还行。
再加五文钱,给你称半斤。
”
陈九赶紧从怀里摸数出五文递过去。
掌柜包了半斤红糖,又把那包葛粉收进柜台,这才慢悠悠地把铜板揣进怀里,继续装门板。
捧着包好的红糖往回走时,刘伯还在念叨:“疯了疯了,用救命的葛粉换这黑糖块,要是做不成糖霜,咱连吃饭的钱都没了。
这葛粉可是能救命的,到了长安……”
“不用到了长安,咱能赚回百十包葛粉。
”陈小九却脚步轻快,路过河边时,特意停下来,在河岸找了找,发现了黄泥。
这黄泥得是那种不含沙砾的,颜色呈淡黄色,摸起来滑腻腻的才好。
回到客栈时,那两碗热汤面刚端上桌。
肚子立马咕咕叫了,抄起筷子就吃了起来。
刘伯望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突然叹了口气,眼里却带着笑意:“你这性子,倒像你那师父,认准的是九头牛都拉不回。
想当年,你师父……”他话说了一半,又咽了回去,只是一个劲地往陈小九碗里夹面。
陈小九含着面条笑,热气模糊了眉眼。
窗外的灯笼在风里摇晃,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土墙上,像幅歪歪扭扭的画。
他摸了摸怀的红糖,心里已经悄悄盘算起明日的活计——第一步,去河边把黄泥挖好淘净,再有得先能生火的地方,最好是有灶台的,客栈的炭盆太小,熬糖汁怕是不够用。
炭盆里的火渐渐旺了,映得两人脸上都红扑扑的。
走了一天,早就累了,一夜无话。
喜欢穿越大唐成小道士请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成小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