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新课桌(1/3)
第一幕
省城公益律师事务所的玻璃窗擦得透亮,四月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落在李曼摊开的案卷上。
她指尖捏着的“公益律师证”还带着崭新的塑封味,照片上的她剪了短发,眼神比在县府办时更亮——没有了家族利益的裹挟,没有了职场规则的束缚,此刻的她,终于活成了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案头的案卷是刚接的新案子:邻市一个村子的耕地被开发商强占,村民们多次维权无果。
李曼翻到“耕地性质”那一页时,指尖顿了顿——和苏家村的征地纠纷如出一辙。
她想起林舟当初为了保住果园和村小,拿着证据一次次去纪委的模样,想起苏晓蹲在泥里捡烂苹果时红着眼眶的样子,心里忽然有了底气。
她拿起笔,在案卷旁写下:“先查征地手续合法性,再收集村民证词,联系当地农业部门确认耕地性质。
”
午休时,李曼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街心花园里的梧桐树——新叶刚冒出来,嫩得能掐出水。
她掏出手机,点开和林舟的聊天框,想了想,发了条微信:“我接了个新案子,开发商强占耕地,和你们村去年的事很像。
这次我有经验了,一定能帮村民赢。
”
消息发出去没两分钟,林舟就回了消息,附带一张照片。
李曼点开照片,忍不住笑了:照片里,林舟穿着沾了泥土的牛仔裤,正弯腰把苹果放进竹筐,苏晓站在他旁边,手里举着个红透的苹果,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
竹筐侧面印着一行小字——“晓看苹果红”,是林舟特意找县里的打印店设计的logo,字体圆圆的,像个小苹果。
“加油,需要帮忙随时找我,我有经验了。
”林舟的消息跟着过来。
李曼看着这句话,想起在县府办时,自己还劝他“造假账拿资源”,如今却要靠他的“经验”来支撑案子,心里有些愧疚,却更多是欣慰——他们都在各自的路上,慢慢活成了更正直的模样。
她回复:“好。
对了,我爸被判了缓刑,现在在家种花,说等秋天要给苏家村送花籽,种在村小操场旁边。
”
发完消息,李曼起身去茶水间泡咖啡,路过同事的工位时,听见他们在聊“乡村维权难”。
她停下脚步,笑着说:“不难,只要站在村民这边,只要守住证据,就不难。
”同事们愣了愣,随即点头——他们不知道,这句话里,藏着苏家村的风,藏着林舟的坚持,藏着她自己的成长。
而此刻的苏家村果园里,林舟刚把最后一筐苹果搬上车,苏晓凑过来看他的手机:“李曼姐说她爸要送花籽?”林舟点头,把手机递给她,顺手摸出旧笔记本,翻到空白页,在“李曼”两个字旁边写:“公益律师,初心不改。
”阳光落在笔记本上,把字迹晒得暖暖的,像此刻果园里的风,温柔又坚定。
第二幕
县府办周明远的办公室里,绿萝顺着窗台垂下来,叶片上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着光。
林舟把“留任申请”放在周明远的办公桌上,指尖有些紧张地攥着衣角——这是他思考了半个月的决定,放弃省厅的借调机会,留在县里,留在苏家村。
周明远拿起申请,慢慢翻开,目光落在“推进‘乡村文旅+教育’项目,以直播助农增收,以专项补贴建村小,带动周边村落共同发展”这几行字上时,嘴角渐渐扬起:“我就知道你会这么选。
”他放下申请,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林舟:“这是我帮你申请的‘乡村振兴专项人才补贴’,以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