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暗流、墨香(2/3)
,清丽的面容在晨光下仿佛带着一层光晕。
“恭喜。
”苏沐清的语气依旧简洁,但眼神中的欣赏比以往更浓了几分,“《少年华夏说》,写得很好。
”
“谢谢。
”林砚回应。
苏沐清顿了顿,说道:“我父亲想见你。
”
林砚目光微动,苏沐清的父亲,苏云山,是苏氏武馆的馆主,开元境七重的高手,在本市武道界颇有声望。
苏家虽然也算武道世家,但口碑向来不错,以教授正统武道、作风正派着称,苏云山在这个时候要见他,用意耐人寻味。
“苏馆主有何指教?”林砚问道。
“父亲没说。
”苏沐清摇了摇头,“他只是让我带话,如果你有空,放学后可以来武馆一叙,他没有恶意。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后面又补充了一句,似乎是想打消林砚的顾虑。
林砚略一沉吟,便点头答应:“好,放学后我去拜访苏馆主。
”
他需要接触这个世界的上层力量,了解他们的态度。
苏家,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放学后,林砚如约来到了位于城东的苏氏武馆。
武馆占地颇广,黑瓦白墙,门楣上挂着“苏氏武馆”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牌匾,门口两尊石狮子威风凛凛,与一些张扬奢华的武道场所不同,苏氏武馆透着一股沉稳厚重的气息。
苏沐清早已在门口等候,将他引了进去,穿过练武场,不少正在刻苦练功的弟子都投来好奇的目光,他们大多认识林砚——毕竟现在全市不认识他的年轻人恐怕不多了——眼神中有好奇,有审视,但并没有明显的敌意。
来到后院一间安静的书房,一个身穿藏蓝色练功服、身材高大、面容儒雅的中年男子正站在书案前泼墨挥毫,他看上去四十多岁,双目炯炯有神,太阳穴微微鼓起,气息悠长浑厚,正是馆主苏云山,令人略感意外的是,他写的并非武道要诀,而是一幅行书,笔力雄健,透着一种洒脱之意。
“父亲,林砚来了。
”苏沐清轻声道。
苏云山没有立刻抬头,而是不慌不忙地写完最后一笔,这才将毛笔搁在笔山上,抬起头,面带温和的笑容看向林砚:“林小友来了,请坐,沐清,看茶。
”
他的态度很随意,没有摆前辈高人的架子,更像是一位招待晚辈的温和长者。
林砚行礼后在下首坐下,目光扫过书案上的那幅字,写的是“静水流深”四个字,确实有几分功力。
“苏馆主好书法。
”林砚赞道。
苏云山笑了笑,摆摆手:“闲来涂鸦,难登大雅之堂。
比不得小友笔下的锦绣文章,字字珠玑,更蕴含天地至理啊。
”他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真诚的赞叹。
“那篇《少年华夏说》,苏某拜读之后,亦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我辈武者,亦曾是少年,亦有振兴家国之志。
小友文章,可谓振聋发聩。
”
“馆主过奖了。
”林砚谦逊道。
苏云山示意苏沐清给林砚斟茶,然后神色稍正,说道:“今日请小友前来,一是想亲眼见见这位搅动满城风云的少年英才;二来,也是想提醒小友几句。
”
“馆主请讲。
”林砚知道,正题来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苏云山说的竟和周老师一样,“文气再现,意义非凡。
但对于习惯了现有规则的人来说,陌生的力量意味着不确定,意味着威胁。
张家、雷家等,已对你颇为不满。
这还只是本市。
若消息传到更上层,比如省里的武道协会,或者那几所顶尖的武科学府,他们会如何看待你,是福是祸,犹未可知。
”
他顿了顿,看着林砚平静无波的眼睛,继续道:“武道修行,并非一味强横,亦讲究根基、心性、机缘。
小友之‘文道’,看似另辟蹊径,然则欲行稳致远,亦需根基牢固。
不知小友对今后,有何打算?”
林砚听出了苏云山话语中的善意和招揽之意,苏家或许看中了他的潜力,想提前投资,但他目前并无依附任何势力的打算。
“多谢馆主提点。
”林砚斟酌着词句,“文道修行,于我而言亦是初探。
学生以为,当前首要,仍是夯实基础,明心见性。
至于外界风雨,唯有见招拆招,以不变应万变。
”
苏云山看到向林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