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投稿(1/3)
晨光熹微,透过窗棂,在书桌上铺开一片温暖的光斑。
林砚放下手中的笔,轻轻吹了吹稿纸上未干的墨迹。
一夜奋笔,他已完成了《聂隐娘》故事的第一卷,约有两万余字。
故事从聂隐娘被神秘老尼带走,授以剑术,写到她初试锋芒,于市井间诛杀恶徒,情节紧凑,笔法老练,既有唐传奇的古韵,又兼顾了可读性。
他仔细将稿纸整理好,装订成册,看着这叠凝聚着另一个世界智慧结晶的文字,他心中并无多少激动,只有一种水到渠成的平静。
文以载道,亦可谋生。
这是他将华夏文明于此界落地的第一步,踏实而必要。
父亲林建国早已起床,正在厨房里忙碌,锅里熬着米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食物香气。
看到林砚从房间出来,他脸上露出欣慰又带着些许局促的笑容:“写完了?快洗把脸,吃早饭了。
”
饭桌上,依旧是简单的清粥小菜,但气氛却与往日大不相同。
林建国几次偷偷打量儿子,欲言又止。
儿子似乎还是那个儿子,但眼神中的沉静和自信,以及昨夜那彻夜不熄的灯火和隐约传来的墨香,都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变化。
“小砚,”林建国最终还是没忍住,小心翼翼地问道,“你昨晚……是在写文章吗?是不是学校有什么功课?”
林砚喝了一口粥,放下碗,看着父亲眼中那份小心翼翼的关切,心中微暖,他决定透露一部分计划,让父亲安心,也让他参与到这份改变中来。
“爸,不全是功课。
”林砚语气平和,“我写了一篇故事,准备投给报社或者书局,看看能不能换些稿费,补贴家用。
”
“稿费?”林建国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投稿?这……这能行吗?那些报社和书局,门槛高得很,而且现在大家都爱看武打画本,或者那些武者大人的传记……”
不是他怀疑儿子的才华,实在是这个世道对文人太过苛刻。
靠写文章赚钱,对于他们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他自己伏案校对十几年,报酬也仅够糊口而已。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林砚微微一笑,语气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我写的这个故事,和市面上的不太一样。
就算不成,也没什么损失。
”
看着儿子笃定的眼神,林建国到了嘴边的劝阻又咽了回去。
他想起那首让他老泪纵横的《游子吟》,想起近日街坊邻里那些关于儿子的、越传越神的议论,一种莫名的信心油然而生。
或许,他的儿子,真的能创造奇迹。
“好……好……”林建国点了点头,不再多问,只是默默地将盘子里唯一的一个煎蛋夹到了林砚的碗里,“多吃点,才有力气。
”
早饭后,林砚带着书稿,来到了位于城南的《江城日报》报社。
这是一栋五层高的旧式楼房,门口挂着报社的牌子,进出的多是行色匆匆的记者和编辑,偶尔也能看到一些穿着体面、像是投稿者模样的人,脸上带着或期盼或忐忑的神情。
林砚径直走向一楼的投稿接待处,接待处后面坐着一个戴着眼镜、头发稀疏的中年编辑,正低着头,不耐烦地翻看着一叠厚厚的稿件,时不时用红笔划上一个大大的叉,或者直接丢进脚边的废纸篓里。
“您好,投稿。
”林砚将装订好的书稿放在柜台上。
那编辑头也没抬,含糊地应了一声:“放那儿吧,有消息会通知。
”
态度敷衍至极。
林砚没有离开,而是平静地补充了一句:“是传奇小说,《聂隐娘》。
”
“传奇小说?”编辑终于抬起头,推了推眼镜,打量了一下林砚。
见是个穿着普通校服的少年,脸上顿时露出了毫不掩饰的轻蔑,“小子,我们这是《江城日报》,不是你们学校文学社!我们需要的是一手新闻、武道评论,或者知名作家的连载!传奇小说?现在谁还看那种老掉牙的东西?放着吧放着吧,有空我会看。
”
说着,就要把稿子拨到那堆等待处理的废稿里。
这种态度,在林砚意料之中,他并不动怒,只是伸出一根手指,轻轻按在了稿件的首页上,编辑用力一拨,竟没能拨动,那薄薄的稿纸仿佛有千钧之重。
编辑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