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考察将至,麦陇微恙(3/3)
。
”
送苏婉回厢房时,月光洒在院子里的药圃上,晒干的草药在竹匾里泛着银光。
乔郓从怀里摸出个暖手囊,塞到她手里:“今晚用这个,别冻着了,明天还要讲解义诊记录。
”苏婉接过暖手囊,温热的感觉透过粗布传到掌心,她抬头看着乔郓,月光下,他的眼神温柔得像水:“你也早点休息。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回到自己的住处,乔郓躺在床上,手里握着苏婉给的“提神散”包,心里满是期待。
明天考察官的到来,是对这半年农桑新政的检验,也是他在东平府站稳脚跟的关键。
但他更清楚,真正的底气不是厚厚的资料,而是这片土地上长势良好的麦田,是农户们脸上的笑容,是身边苏婉的陪伴和所有人的支持。
窗外的霜气越来越重,房间里却依旧温暖。
乔郓闭上眼,脑海里浮现出明天的场景:考察官看着绿油油的麦田,听着刘大叔讲述增产的喜悦,翻着清晰的账目,认可地点头……而苏婉站在他身边,手里拿着义诊记录,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第二天下午,户部考察官李主事果然准时抵达阳谷。
他穿着青色官服,面容清瘦,眼神锐利,没有前呼后拥,只带了两个随从。
乔郓和陈先生在学堂门口迎接,苏婉、赵掌柜和几个农户代表站在一旁。
“李主事一路辛苦。
”乔郓拱手行礼。
李主事摆了摆手,目光扫过学堂的牌匾,语气平淡:“不必多礼,我来看看农桑新政的实际情况,不用刻意安排,带我去田里看看吧。
”
一行人先去了麦田。
青绿色的麦苗顶着薄霜,长势喜人,只有地埂边的几亩还带着轻微冻害的痕迹。
“这几亩怎么了?”李主事蹲下身,指着冻伤的麦苗问道。
刘老汉连忙上前,如实说道:“前天晚上下了严霜,冻伤了点,多亏郓哥和苏姑娘,教我们盖稻草、浇药汤,今天已经好很多了。
”他指着旁边的稻草覆盖层,“这稻草不仅保暖,开春还能当肥料,是郓哥想的法子。
”
李主事摸了摸稻草,又查看了浇过药汤的麦苗,点了点头:“办法实用,不花哨,不错。
”
随后,他们去了农桑学堂。
长案上的资料整齐地摆着,苏婉拿起义诊记录册,轻声讲解:“这是半年的义诊记录,农户的患病率从春季的15%降到冬季的4%,主要是普及了卫生知识和农忙防护技巧,比如割稻时戴手套防划伤,播种后喝驱寒茶防风寒。
”
李主事翻看着记录册,目光落在健康对比图上:“这些图是你画的?很直观。
”
“是,”苏婉点头,“农户们看不懂复杂的文字,画图他们更容易明白。
”
乔郓则给李主事讲解互助会的账目和粮食增产数据:“互助会统一采购种子、农具,降低成本,统一销售粮食,保证价格,去年农户人均增收五百文,今年预计能到六百文。
”他递过农户的签字画押,“这些都是农户们自愿签的,证明数据真实。
”
李主事逐一查看资料,偶尔提问,乔郓、苏婉和陈先生都一一作答,没有丝毫隐瞒。
夕阳西下时,他终于合上最后一本资料,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阳谷的农桑新政,做得扎实、细致,既有数据支撑,又有农户认可,还有应对突发情况的办法,比我之前看的几个县都好。
”他看着乔郓,语气郑重,“我会向户部如实禀报,阳谷的经验,值得在东平府全面推广。
”
乔郓心中一喜,和陈先生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欣慰。
苏婉也松了口气,嘴角扬起浅浅的笑意。
送走李主事,夜幕已经降临。
学堂的院子里点起了灯笼,农户们闻讯赶来,围着乔郓和苏婉欢呼。
刘老汉提着一壶酒,非要请他们喝酒庆祝。
乔郓婉拒了酒,却接过了农户们送来的新蒸的麦饼,分给大家一起吃。
苏婉站在乔郓身边,手里拿着块麦饼,看着热闹的人群,脸上满是笑容。
乔郓转头看她,灯笼的光晕映在她脸上,温柔得像一幅画。
“成功了。
”他轻声道。
“嗯,成功了。
”苏婉点头,目光与他相遇,两人都笑了起来。
夜风带着寒意,却吹不散院子里的暖意。
乔郓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新政推广的任务还在后面,梁山的威胁尚未完全消除,边境的动荡也可能影响阳谷。
但他不再畏惧,因为他身边有了可以并肩同行的人,有了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根基,还有一份在日常琐碎中悄然滋长的温暖感情。
账房里的资料还整齐地摆着,炭火依旧烧得旺。
属于他的潜龙之路,在这冬日的暖光里,稳步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而这一章的圆满,只是漫长征途里,一个温暖而坚实的脚印。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