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痛苦的量化(2/3)
侧一直延伸到食指根部。
他没有包扎,只是用干净的布条轻轻擦干,然后坐在屋门口的台阶上,等待赵铁柱送早饭。
没过多久,院墙外传来了赵铁柱熟悉的脚步声。
“林师兄!俺给你带早饭啦!”赵铁柱推开院门,手里拎着一个油纸包,还有一碗热粥,“今天俺特意多蒸了一个馒头,你练剑辛苦,得多吃点!”赵铁柱走到林尘面前,看到他掌心的伤口,脸色一下子变了:“林师兄,你的手怎么伤成这样?都流血了!俺给你找块布条包上吧?”说着,他就要解自己腰间的布条。
“不用。
”林尘摇了摇头,接过油纸包,拿起一个馒头咬了一口,“只是皮外伤,不影响练剑。
包上布条会影响握剑的触感,没法准确判断发力。
”“可……可这样会感染的啊!”赵铁柱急了,“杂役堂有金疮药,俺去给你借点?”“真不用。
”林尘笑了笑,语气很平静,“我已经记录了伤口的情况,后续会调整握剑方式,减少摩擦。
而且,这点伤能让我更清楚地知道握力的边界,算是‘有用的数据’。
”赵铁柱听不懂什么“数据”,但看着林尘坚定的眼神,知道他劝不动,只能叹了口气:“那你慢点吃,粥还热着,多喝点暖暖身子。
”林尘点了点头,一边吃着馒头,一边喝着热粥。
粥是小米熬的,很稠,带着淡淡的米香,顺着喉咙滑下去,温暖了空荡荡的胃,也稍微缓解了身体的疲惫。
他吃得很快,只用了十分钟就吃完了两个馒头,喝光了一碗粥——他需要尽快补充能量,为午后的训练做准备。
赵铁柱收拾好碗筷,又叮嘱了几句“别太累了”,才离开小院。
林尘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泛起一丝暖意,但很快就被训练的专注取代。
他走到石片边,用木炭在上面补充了清晨训练的总结数据,然后躺在土炕上,闭上眼睛,开始短暂的休息——不是为了放松,而是为了让肌肉恢复体力,同时在脑海中模拟午后训练的动作,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
午后的阳光变得灼热,院子里的地面被晒得发烫,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燥热的气息。
林尘在未时准时开始了午后训练——这个时间避开了一天中最热的时段,却依旧闷热,刚站在训练场地中央,额头上就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午后训练的第一个难点,是肌肉疲劳的累积。
清晨的三百次拔剑,已经让手臂和腰腹的肌肉处于轻度疲劳状态,午后刚开始训练,肌肉的酸胀感就比清晨明显很多。
第五十次拔剑时,大臂的肱三头肌传来一阵撕裂般的疼痛,等级瞬间升到了5,他不得不停下动作,做了五次手臂拉伸,然后在心里记录:“【午后第五十次】肌肉疲劳累积明显,肱三头肌疼痛等级5,需增加中途休息次数,每100次拔剑休息2分钟,进行肌肉拉伸。
”第二个难点,是旧伤的影响。
胸口的淤青虽然敷了活血草,却依旧没有完全消退,午后训练到第一百次时,腰腹发力的幅度稍微大了些,牵扯到胸口的淤青,传来一阵闷痛,像是有块石头压在肋骨上,让他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他立刻调整了腰腹发力的幅度,从“大幅度扭转”改为“小幅度发力”,减少对胸口的牵扯,同时记录:“【旧伤反馈】胸口淤青在腰腹大幅度发力时,闷痛等级4,调整发力幅度后,疼痛等级降至2。
结论:当前旧伤未愈,需限制腰腹发力幅度,待淤青消退后再恢复原发力模式。
”汗水像溪流一样,从林尘的额头、鬓角、脊背不断滑落。
他的衣衫很快就被汗水浸透,贴在身上,又闷又热,汗水顺着脖颈流进衣领,带来一阵痒意,他却没有抬手去擦——任何多余的动作,都会打断训练的节奏,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到第一百五十次时,他的呼吸开始变得粗重,像风箱一样,在寂静的小院里格外清晰。
手臂沉重得像是灌了铅,每一次抬起,都需要耗费巨大的意志力。
手指关节因为长时间握剑,变得更加僵硬,甚至出现了轻微的颤抖,导致第一百五十八次拔剑时,剑尖出现了0.5寸的偏差,精准度下降。
“【第一百五十八次】动作变形:手指颤抖导致剑尖偏差0.5寸,变形率1.2%(158次中1次);肌肉疲劳等级:6;呼吸频率:30次/分钟(正常为18次/分钟),需调整呼吸节奏,改为‘两步一吸,两步一呼’,降低呼吸频率,节省体力。
”他按照记录的调整方案,放慢了拔剑的节奏,配合新的呼吸方式。
每拔剑两次,吸气一次;每收剑两次,呼气一次。
调整后,呼吸频率慢慢降到了25次/分钟,手臂的颤抖稍微减轻,精准度也恢复到了0.3寸以内。
午后的训练持续了一个半时辰,完成了三百次拔剑。
当他放下剑时,整个人都快虚脱了——衣衫上的汗水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在衣领和袖口处结出了一层白色的盐霜,轻轻一碰,就簌簌往下掉。
他走到瓦罐边,拿起瓦罐直接往头上浇了点清水,冰冷的水流过滚烫的皮肤,带来一阵短暂的清凉,他却因为体力透支,眼前一阵发黑,差点摔倒。
“【午后训练总结】总次数300,平均速度2.5呼吸单位(较清晨慢0.3),平均精准度偏差0.3寸,平均疼痛等级4.1,平均肌肉疲劳等级5.8。
新增问题:体力透支导致头晕,等级2,需在晚餐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如红薯、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