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课堂交锋显峥嵘(2/3)
大致的思路。
但他并不打算出风头,只是默默地看着,等待其他同学的回答。
有几个学生尝试回答,有的提出复杂的边界形状设计,有的假设存在某种特殊材料,但都被严教授一一指出漏洞或不切实际之处。
这时,坐在前排的林雪举起了手。
“林雪同学,请讲。
”严教授显然认识这位有名的学霸。
林雪站起身,声音清晰而冷静:“教授,我认为可以尝试利用科恩达效应结合特定角度的初始入射气流。
设计一个渐缩渐扩的、内壁具有微观周期性扰动的腔体。
初始气流沿切线方向注入,利用科恩达效应附着于腔壁,微观扰动提供必要的横向动量交换,在腔体中心区域形成并维持低压涡旋。
理论上,只要腔体设计和初始参数精确,能量损耗可以控制在极低水平,维持十分钟以上的稳定涡旋是可能的。
”她一边说,一边还在空中用手简单比划了一下腔体形状和气流轨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教室内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声。
林雪的思路清晰,涉及的知识点也相当深入,虽然具体实现仍有难度,但理论上是可行的。
严教授眼中露出一丝赞许:“很好!林雪同学的思路非常正确,已经触及到了高级流体控制的一些核心概念。
虽然实际制造这样的腔体需要极高的工艺,但这确实是一个理论上可行的方向。
”
林雪平静地坐下,脸上并无得意之色。
步高峰也暗自点头,林雪的思路确实巧妙,充分利用了物理原理,而非像他一样依靠“作弊”般的能量直接操控。
然而,严教授似乎意犹未尽,目光在教室里扫视:“还有没有同学有其他想法?哪怕是天马行空的猜想也可以,物理学有时候需要一点想象力。
”
教室一片寂静。
林雪的答案已经相当完美,谁还能提出更妙的?
就在这时,坐在角落那个清瘦男生,犹豫了一下,还是举起了手,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教授,我……我有一个想法。
”
“哦?楚风同学,请讲。
”严教授叫出了他的名字,似乎对他也有所关注。
楚风?步高峰记下了这个名字。
楚风显得有些紧张,推了推眼镜:“我……我在想,是否可能存在一种……一种我们尚未完全认知的‘空气活性’?如果某些特殊条件下,空气分子本身的运动状态或相互作用力会发生微小但持续的变化,或许……或许不需要那么复杂的边界,也能在更简单的结构中形成并维持这种涡旋?当然,这只是……只是一个缺乏证据的猜想。
”他的声音越说越小,显然自己也觉得这个想法有些离经叛道。
教室内响起几声压抑的低笑。
空气活性?这听起来更像是玄幻小说里的概念,而不是严谨的物理学。
严教授皱了皱眉,但没有直接否定:“猜想很大胆,楚风同学。
但科学需要实证。
在找到确凿证据证明这种‘活性’存在之前,我们还是要立足于已知的物理定律。
”他的语气虽然平和,但其中的否定意味明显。
楚风脸一红,讷讷地坐下了,继续埋首于他的笔记本,仿佛想将自己藏起来。
步高峰的心中却是波澜骤起!
空气活性!
楚风这个看似荒诞的猜想,却无比精准地触碰到了他体内“气”之能量的某种本质!那并非简单的气流运动,而是蕴含着一种更基础的、驱动物质界气态微粒的“活性”力量!只是这种“活性”并非空气自带,而是源于宇宙本源的“气”之能量对其的激发与掌控!
这个楚风,直觉或者研究方向,竟然如此敏锐地指向了真相的边缘!
步高峰几乎可以肯定,这个“新风能兴趣小组”所研究的,绝不仅仅是普通的风能应用,他们很可能在懵懂中,试图触碰“气”之本源的领域!只是他们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关键的“钥匙”——也就是步高峰体内那种被系统认定的本源能量。
一股强烈的冲动涌上步高峰心头——或许,他可以暗中引导这个小组,借助他们的研究和智慧,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发展能力?当然,前提是必须绝对隐蔽,绝不能暴露自身。
就在这时,严教授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最终落在了步高峰身上。
步高峰刚才虽然低调,但严振华何等眼力,他注意到这个学生在楚风提出“空气活性”时,眼神有极其细微的变化,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