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砖窑对弈与寒门投效(1/3)
庭苑中,几株晚开的梅花在料峭寒风中顽强地吐露着最后的芬芳。
刘协披着一件略显厚重的锦袍,坐在亭中,手里捧着一卷《礼记》,目光却落在远处宫墙垛口上巡逻兵士那模糊的身影上。
距离“影”回报戏志才同意在颍水砖窑会面,已过去两日。
表面的平静下,是暗流愈加急促的涌动。
他必须确保这次会面万无一失。
戏志才不是董承,其智谋与警惕性远超后者。
一次失败的接触,不仅会失去这颗关键的“寒星”,更可能暴露他苦心经营的“靖安司”雏形,引来曹操的致命打击。
“陛下,春寒伤人,还是回殿中吧。
”老内侍在一旁低声劝道。
刘协“嗯”了一声,顺从地站起身,仿佛真是个被春寒轻易击败的孱弱少年。
他拢了拢衣袍,目光“无意”地扫过庭苑一角,那里,一丛新移栽的翠竹在风中轻轻摇曳。
那是“影”留下的标记,表示有新的信息传递到位,且一切正常。
回到略显空旷的寝殿,屏退左右,只留下心腹老内侍在门外看守。
刘协迅速走到书案前,案上摊着几张他近日“涂鸦”的图纸,上面画着些歪歪扭扭、看似孩童随手的机械图形(实则是他凭借记忆绘制的、简化版的水力鼓风机和齿轮传动示意图),旁边还散落着几块不同质地、颜色的“玉皂”边角料。
他移开一块镇纸,下面压着一小卷几乎与桌面同色的薄绢。
这是“影”通过密道送来的最新简报。
迅速展开,上面是用炭笔写的密语,记录了几个关键信息:
1.“渔夫”(董承)府外监视依旧严密,但其本人似乎因前次惊吓,近来深居简出,暂无异常举动。
2.“顽石”(核心匠人石臼)已在颍水砖窑安顿,并按照新指令,开始尝试用豆油、鱼油进行皂化试验,初步结果显示鱼油皂去污力尚可但气味不佳,需进一步脱腥处理。
3.“目标寒星一”(戏志才)自“忘忧”酒肆返回后,依旧闭门谢客,但其家仆外出采购药材的频率略有增加,所购多为清心静气、调理身体之物。
4.“目标寒星三”(周逵)情况有变。
昨日,周逵在颍川书院外再次被驱赶时,与两名书院弟子发生口角,竟被对方推搡,失足撞在石阶上,额角破裂,流血不止。
现卧于城西破庙,无钱医治,情况堪忧。
看到最后一条,刘协的眉头紧紧锁起。
机会来了,但风险也随之增大。
周逵受伤,正是雪中送炭的最佳时机。
一个身处绝境、对现实充满失望的寒门学子,更容易被“恩情”和“希望”所打动。
但同样,一个受伤的人,行动不便,心绪不稳,是否还能胜任即将到来的、与戏志才这等人物会面的重要任务?
时间不等人。
戏志才约定的三日之期,明日便是。
刘协的大脑飞速运转,权衡利弊。
最终,他做出了决断。
周逵,必须用!其坚韧的心志已在偷听求学中展现,此次受伤,固然是意外,却也可能是彻底激发其改变现状决心的催化剂。
关键在于,如何在他最脆弱的时候,给予最精准、最有力的援助,并将其忠诚牢牢绑定。
他铺开一张新的黄麻纸,提笔蘸墨,这次写的不是密信,而是一张看似普通的、治疗外伤和预防感染的“土方”。
他融合了现代基础医学常识和这个时代能找到的草药知识,写得条理清晰。
“影子。
”他对着空气低唤。
几乎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那道模糊的身影便从殿柱的阴影中浮现。
“陛下。
”
“两件事,立刻去办。
”刘协语气急促而低沉,“第一,挑选一名机敏且略通医术的靖安司人员,扮作游方郎中的弟子,携带这些药物和方子,”他指了指刚写好的药方,“以及足够的钱粮,去城西破庙找到周逵。
为他治伤,告诉他,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乡长者’听闻其志,心生怜悯,特来相助。
务必让他活下来,并且……让他感受到绝处逢生的希望,以及这份恩情的重量。
”
“属下明白。
”影接过药方,迅速浏览一遍,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陛下竟还通医术?
“第二,明日午时,颍水砖窑会面。
参与人员调整。
原定联络人不变,增加一人,便是这周逵。
若他伤势无碍,能行动,便让他以‘书童’或‘子侄’身份陪同。
告诉他,带他见一位能解答他心中疑惑的‘前辈’,或许能改变他的命运。
若他伤重无法行动……便另选一名可靠新人。
”
这是一场赌博。
赌周逵的韧性,赌自己看人的眼光。
“是!”影毫不犹豫地领命。
“记住,”刘协目光锐利,“治疗周逵的过程,要‘自然’,不能引起任何怀疑。
明日砖窑会面,外围警戒提升至最高级别,启用第二、第三应急撤离方案。
戏志才选择此地,绝非偶然,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假设这可能是一个陷阱。
”
“属下已安排三组人手,分别监控砖窑外围三里、一里及核心区域。
所有人员配备弩箭与烟幕弹(刘协指导靖安司开发的简易版),确保一旦有变,能掩护目标迅速撤离。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协点点头,对“影”的执行力感到满意。
以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情报与安全工作的首要原则便是谨慎,再谨慎。
殿内重归寂静。
刘协走到窗边,看着夕阳将天空染成橘红色。
明日,便是与戏志才的真正交锋。
他不仅要在曹操的心腹谋士身边埋下钉子,还要同步收服一个未来的基层骨干。
这一步若能成功,他的“潜龙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