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砖窑对弈与寒门投效(3/3)
一凝:“此事天下皆知。
”
“然则胜负之关键,先生以为在何处?”墨泉抛出诱饵。
戏志才沉吟片刻,他虽称病,但谋士的本能让他依旧关注局势:“袁绍地广粮足,然其军令不一,谋臣各怀心思。
曹公兵精将勇,然粮草不济,利于速战。
关键,在于谁能抓住对方之破绽,一击致命。
”
“先生高见。
”墨泉赞道,随即话锋一转,“若有人能提前预知那‘破绽’所在,并稍加……引导,使其提前爆发呢?”
戏志才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你说什么?!”
“例如,”墨泉按照刘协的指示,缓缓说道,“袁绍麾下谋士许攸,其家人多在邺城,且素与审配不睦。
若此时,有‘有心人’将许攸家人些许不法之事,巧妙地、不露痕迹地送到审配手中,而审配的刚愎与对许攸的厌恶人尽皆知……先生以为,此事会如何发展?”
戏志才倒吸一口凉气,身体都微微颤抖起来。
他不是没想到袁绍内部的矛盾,但如此精准地点出“许攸-审配”这个可能引爆全局的关键点,并提出如此……阴险而又有效的推波助澜之计,这绝非寻常“隐士”能有的见识和手段!这需要极其精准的情报和对人性、对官场规则的深刻理解!
“你……你们……”戏志才看着墨泉,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眼前之人。
墨泉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深意:“此事无需先生亲自去做,甚至无需先生知晓具体过程。
先生只需知道,有这样的人,有这样的能力,在暗中注视着这一切,并且……愿意在关键时刻,给予志同道合者以助力。
”
他再次强调“我们”,营造出一个神秘而强大的幕后组织形象。
“先生之才,不应埋没于病榻与无谓的消沉之中。
”墨泉的声音充满蛊惑力,“无论先生是选择继续留在曹公麾下,以‘病体’为掩护,为我们提供一些……无关紧要却有时能印证大势的信息;还是选择在某日‘病逝’,悄然离开,前往他处,为‘潜龙’之兴、‘微星’之聚贡献真正的力量……我们,都尊重先生的选择,并能提供相应的帮助。
”
这是摊牌,也是给予选择。
要么做高级内应,要么金蝉脱壳,另投明主(暗指刘协)。
戏志才沉默了。
他低着头,看着地面斑驳的土痕,胸口剧烈起伏,显然内心在进行着天人交战。
墨泉也不催促,安静地等待。
周逵更是大气不敢出,他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对话中所有的机锋和深意,但那紧张的气氛和戏志才激烈的心理挣扎,让他直观地感受到,自己正身处一个可能影响天下格局的隐秘旋涡之中。
良久,戏志才缓缓抬起头,他的眼神变得异常复杂,有挣扎,有震撼,有疑虑,但最终,某种下定决心的光芒压过了一切。
他没有直接回答墨泉的问题,而是转向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话题:“城南那处院落,还有这颍水砖窑……倒是好地方。
僻静,且有……‘生气’。
”他特意在“生气”二字上加重了语气。
墨泉心中巨震!戏志才果然知道!他不仅可能猜到了“玉皂”与皇宫的关联,甚至可能隐约察觉到了刘协的存在!但他没有点破,而是用这种隐晦的方式表达了某种……默契?
“地方虽好,也需小心火烛。
”墨泉不动声色地回应,暗示己方会谨慎。
戏志才嘴角扯出一个极淡、极复杂的笑容,像是自嘲,又像是释然。
他看了一眼旁边因为紧张而拳头紧握的周逵,忽然道:“这位小友,额上的伤,似是新的?”
周逵没想到话题会突然转到自己身上,愣了一下,连忙躬身回答:“回……回先生,是前日不慎摔伤,幸得……幸得长辈相助。
”
“嗯。
”戏志才点了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与了然,“寒门求学,不易。
然志气可嘉。
望你……好自为之,莫要辜负了这番机缘。
”这话,似乎是对周逵说,又似乎意有所指。
说完,他不再看二人,拄着木棍,转身,步履蹒跚却又异常坚定地走出了窑洞,消失在明媚而刺眼的阳光中。
窑洞内,重归寂静。
墨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已然被冷汗浸湿。
与戏志才的这番交锋,看似平静,实则凶险万分,每一句话都在试探与反试探的边缘游走。
“先生,我们……成功了吗?”周逵忍不住小声问道,他的声音带着激动和不确定。
墨泉看向周逵,目光复杂。
他知道,戏志才最后那番话,几乎等同于默许和接纳。
不仅默许了与这个神秘组织的联系,也默许了周逵这个“见证者”和“未来可能的一员”。
“成功了第一步。
”墨泉沉声道,他拍了拍周逵的肩膀,“记住今天的一切,记住戏先生的话。
你的命运,从今日起,已然不同。
”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地补充道:“但也要记住,踏入此门,便再无退路。
忠诚与谨慎,是你未来安身立命的根本。
”
周逵重重地点了点头,苍白的脸上因激动而泛起红晕,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逵,明白!定不负……长辈与先生厚望!”
看着周逵眼中那簇被点燃的、名为希望与忠诚的火焰,墨泉知道,陛下这步险棋,走对了。
而与此同时,远在许都宫中的刘协,也通过“影”设立的间接信息通道,大致了解了会面的过程。
当得知戏志才那隐晦的回应和对周逵的提点时,他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稍稍放松。
喜欢我,刘协,三造大汉请大家收藏:()我,刘协,三造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