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无烤箱红薯泥蛋糕:宿管抢炉与教案沾甜(3/3)
着暖意:“连教案都蹭到甜蜜暴击!”“这可比三角函数更让人上头!”李伟指尖绕着搅拌器,眼角笑出褶子:“这叫‘美食批注法’,等下次翻开教案,字里行间都是焦糖香!”李老师抖了抖沾着红薯碎屑的教案,打趣道:“以后开厨艺课,这教案就是现成的‘防滑垫’!”
终于,李伟将搅拌得绵密顺滑的红薯泥蛋糕胚小心翼翼地推进微波炉,转动旋钮设定时间。
老周佝偻着背凑在旁边,鼻尖几乎要贴上微波炉的玻璃门,眼神里满是期待,像个等着吃糖的孩子,布满老茧的手里还捏着一块昨天剩下的红薯:“小李,这次蛋糕能比红薯甜不?”他吞咽口水的声音在寂静的宿舍里格外清晰。
李伟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沾着面粉的手指在老周深蓝色的工装肩头留下浅浅的印记:“保准甜!等会儿你先尝第一口!”说话间,他不忘对着手机镜头眨眨眼,示意观众耐心等待。
“叮——”清脆的提示音划破空气。
微波炉门刚打开一条缝,浓郁的红薯甜香便裹挟着温热的水汽汹涌而出,混着黄油与鸡蛋的香气,在狭小的宿舍里氤氲开来。
李伟戴着隔热手套将蛋糕取出,金黄的蛋糕体蓬松得像朵云朵,边缘泛着诱人的焦糖色,表面还微微裂开细密的纹路,像是在诉说着内里的绵软。
“家人们看!”李伟用不锈钢勺子轻轻一挖,蛋糕立刻回弹出漂亮的弧度,“这蛋糕没烤箱也能做,不塌不糊,比蛋糕店的还软!”他特意把沾着蛋糕的勺子凑近镜头,细腻的组织里还能看见星星点点的红薯颗粒,“关键是零失败,宿舍党、租房党都能轻松复刻!”
弹幕瞬间被红色的“馋哭了”刷屏,夹杂着“已下单面粉”的兴奋留言,还有人连发三个流泪猫猫头表情包,甚至有人开玩笑发“求寄试吃,地址私你”。
老周踮着脚扒在李伟肩头,喉结不住地上下滚动,俨然忘记了自己手里攥着的那块冷红薯。
这时,李伟忽然想起打赏的事,有些腼腆地挠了挠头。
镜头缓缓扫过桌上沾满面粉的旧袋子、老周随手搁着的工具箱,还有粉丝们发来的“作业”照片——马叔的蛋糕被学生们团团围住抢着吃,张大爷的早点摊前排起了蜿蜒的长队,最逗的是李老师晒出的教案,泛黄的纸页上还留着星星点点的甜蜜印记。
“家人们,这段时间承蒙大家支持!咱邪修做菜,主打的就是用最接地气的材料,做出最勾魂的味道。
手头宽裕的朋友,顺手捎点平价调料就是捧场;不方便的,动动手指点个爱心、留条评论,这份心意我都牢牢记着!以后保证天天解锁新吃法,绝不藏私!”
话音未落,打赏提示音便如鞭炮般炸响:
“菜市场砍价没输过”豪气打赏25元:“阿姨今天怒囤10斤面粉!下次砍价还叫上我!蛋糕出炉记得@我!”
“校园宿管马大叔”打赏20元:“孩子们把蛋糕抢疯了!快教教红薯泥丸子,给他们当课间小零食!”
“早点摊张大爷”打赏15元:“今天靠蛋糕卖了50个!兄弟快支个新品招,明儿接着卖!”
“退休李老师”打赏10元:“教案沾了甜,日子也跟着喜气!小李老师,谢谢你!”
弹幕里“已点赞”“已收藏”的消息刷屏滚动,学生党小吴还特意发来私信:“虽然没钱打赏,但我一口气点了100个赞!用饭盒烤的蛋糕有点塌腰,不过香迷糊了!”看着满屏的温暖,李伟眼眶微微发烫:“谢谢大家!‘邪修厨房’能这么热闹,全是你们撑起来的!下次教红薯泥丸子,包教包会!”
直播尾声,老周大大咧咧抓起一块蛋糕,狼吞虎咽起来,蛋糕屑沾在灰白的胡茬上也浑然不觉。
他含糊不清地竖起大拇指:“比我老伴蒸的馒头还甜!以后你教做菜,我这修家电的手艺随叫随到!”李伟笑着点头,心里已经开始琢磨新菜谱——红薯泥搓成丸子,裹上面包糠,往微波炉里一叮,保准外酥里糯。
深夜刷手机时,#邪修红薯泥蛋糕#的话题已经冲上热搜。
粉丝们的创意“作业”让人忍俊不禁:有人把蛋糕夹进馒头做成“邪修汉堡”,有人用蛋糕胚搭出精致的“迷你甜品杯”,还有全家总动员的温馨合影。
他逐条认真回复“下次教丸子”,指尖划过屏幕,忽然觉得这台老掉牙的微波炉、这袋普通的面粉,还有这群可爱的粉丝,就是失业后最珍贵的宝藏。
月光透过窗户,温柔地洒在微波炉外壳上。
李伟伸手轻抚还带着余温的机器,掏出手机敲下明天的直播标题:“明日教‘微波炉红薯泥丸子’!裹面包糠一叮就脆,材料家家都有!家人们点赞蹲守,每条评论都是支持!”
私信瞬间热闹起来:
“校园宿管马大叔”:“明天带学生做丸子!当课间惊喜!”
“早点摊张大爷”:“这丸子能当早点卖不?教程先给我留一份!”
“退休李老师”:“我要做给老邻居尝尝,让他们也见识见识邪修美食!”
看着满屏的期待,李伟嘴角不自觉上扬。
原来失业后的日子,也能像这红薯泥蛋糕般甜蜜——无需昂贵食材,不必繁琐工序,只要怀揣热爱,有人分享,就能在平凡日子里烹出最温暖的烟火人间。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