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多事之夏(3/3)
职责,当然也不忘回报此行肩负的重任。
张昊天没亮便顶着熊猫眼爬起来,这趟出门准备不足,没带驱蚊香,夜里被蚊子咬惨了。
吃过早饭,邢谦留下两个随侍,带上其余手下去下沙盐场考察盐务。
张昊去趟川沙堡,把当地仅有的两匹劣马买下,送回工地给瘸腿大将代步,又买了几担酒肉装船,扯帆去最近的南汇卫所。
他要去借兵,据说本地不时有倭寇流窜,无恶不作,不弄些蟹兵虾将傍身,睡觉不踏实。
船只顺流而下,南汇中后所码头很快就到了。
江岸小集市只有几十间民房,茶寮下坐着巡逻士卒,小船缓缓靠岸,张昊站在船头招手,唤士卒们帮忙挑担。
一个小卒过来,听说这些人要去卫所劳军,顿时疑心大发。
鬼听说过世上还有劳军这档子事,百户老爷说打头阵的都是假倭汉奸,倭寇狡猾着呢,
这小卒脑子转得特别快,拔腿就跑,嘴里大呼小叫:
“倭寇来啦!倭寇来啦······”
集市上十来个士卒挺枪抽刀张弓,一边做战略转进,一边跟着呼喝大叫,还有人吹螺号报警。
小码头顿时鸡飞狗跳,人们四散奔逃。
拥军模范小张秀才瞠目结舌,被胖虎一把拽进船舱。
好在邢谦留下的两个随从被他带来,都是转运司衙门派给鄢茂卿的护卫,其中一个卸下腰刀跳上岸,大声报出名号,把腰牌扔了过去。
大伙赤手空拳上岸,十来个士卒登船检查一遍,这才彻底放心,赶紧吹号消除警报。
士卒们喜滋滋挑着酒肉带路,堡城盏茶工夫即到。
适才闻警关上的城门打开一条缝,一个总旗带兵出来询问,骂骂咧咧喝叫开门。
城楼上号角声声,给别处的烟墩烽堡报信,躲进城中的百姓确认太平无事,纷纷往码头跑,搞得张昊怪不好意思。
大明是异地为官,当兵也一样,都是外乡人,因此有自己的城池,不过多数卫所都是从国初驻防至今,军官士卒早就融入本地了。
中后所城堡不大,商铺、匠铺、民居齐全,在城中营生的人,大多都是军户家属。
一行人来到署衙,卫兵毫不客气,收缴了几人的随身兵器,这才带他们来到大厅上。
徐百户是个四十来岁的黑脸汉子,披甲端坐堂上,盔甲估计是方才套上,汗津津的黑脸上布满怒火,客人见礼也不理会。
检查完几担酒食的亲随上堂回禀,徐百户这才脸色稍霁,正准备说句客套话,见那三个大汉不打招呼就坐下,脸上登时又是乌云密布。
“是学生疏忽,这位是杭州兵备副使辖下千总官,白景时白大哥,其余二位是白大哥属下,鄢总宪巡盐两浙,借调几位大哥来吴淞转盐司······”
“贵客大驾光临,何不早说!”
张昊眨巴眼解释,徐百户惊叫起身。
“诸位原谅俺大老粗则个!”
说着就要大礼拜下赔罪。
邢谦的两个跟班被这个百户惹恼火,冷眼坐着,一动也不动,胖虎纯粹是猪鼻子插葱。
张昊忙不迭搀住。
“徐大哥,使不得!路上王小旗对我说,徐大哥你是杀过倭寇的大英雄,这不是折煞我们么?”
“小官人莫再提,惭愧,惭愧!”
徐百户恼恨下面疏忽,礼节十足,挨个再三赔罪,诚意满满。
白景时这才起身见礼,主动说起自己根脉。
贵人贵客临门,徐百户大喜过望,呼喝手下速速备宴。
喜欢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请大家收藏:()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