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织,山海关总兵府的书房内烛火通明,映得满室光影摇曳。
李明远正对着一幅军用地图凝神思索,指尖在唐通部的驻扎区域反复摩挲。
根据前沿斥候回报,大顺军先锋唐通已率三万大军在山海关外三十里处扎营,连营数十里,旌旗蔽日,锋芒毕露,看样子不日便会发起猛攻。
虽然联合昌黎、抚宁等地势力补充了兵力粮草,但面对久经沙场的大顺军,李明远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清楚,唐通此人早年曾追随吴三桂征战,对关宁铁骑的战术打法颇为熟悉,此次领兵前来,必然做足了准备。
想要打赢这场仗,摸清敌军的真实部署与作战意图,至关重要。
“将军,府外有一位自称苏凝香的女子求见,说有要事禀报,还说她带来了您急需的东西。
”亲兵轻步走进书房,语气中带着几分疑惑。
这深夜时分,突然有女子求见,实在有些反常。
李明远心中一动。
苏凝香?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
此前联络清军情报时,便曾通过中间人接触过这位“红袖阁”的阁主。
传闻她手下情报网遍布辽东、京畿一带,消息灵通得令人咋舌,只是行事神秘,极少亲自露面。
她此刻深夜到访,莫非真的带来了关键情报?
“请她进来。
”李明远收起思绪,沉声道。
不管对方来意如何,能在这个时候找上门,必然不简单,值得一见。
不多时,一道纤细的身影缓步走进书房。
来人一身月白色长裙,裙摆绣着暗金色的缠枝莲纹,行走间悄无声息,宛如踏月而来的仙子。
她发髻高挽,仅用一支玉簪固定,面容娇美绝伦,一双桃花眼却透着几分锐利与狡黠,嘴角噙着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既带着江湖儿女的洒脱,又有着运筹帷幄的沉稳。
“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久仰大名。
”苏凝香微微颔首,并未行礼,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小觑的气场,“小女子苏凝香,‘红袖阁’阁主。
深夜叨扰,还望将军海涵。
”
李明远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她,心中暗惊。
传闻苏凝香手段狠辣,心思缜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他抬手示意:“苏阁主客气了。
深夜到访,不知有何指教?”
苏凝香走到桌前,目光扫过地图,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将军此刻,想必正为唐通的三万大军发愁吧?小女子今日前来,便是为了此事。
”
她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卷油纸包裹的卷宗,轻轻放在桌上,推到李明远面前:“这是唐通部的详细部署情报,包括各营兵力分布、将领姓名、粮草囤积地,甚至连他明日要派使者下战书的计划,都写得一清二楚。
将军看看,是否用得上?”
李明远心中一震,连忙打开卷宗。
只见里面不仅有详细的文字说明,还附着一幅手绘的营寨分布图,标注得密密麻麻,精准至极。
唐通的主力部队部署在正面,左右两翼各有一支偏师策应,粮草则囤积在营寨后方的小山坡上,由两千精兵守卫。
这些情报,比他派斥候侦查到的还要详细,若是属实,无疑将为接下来的战事提供极大的便利。
“这份情报……”李明远抬头看向苏凝香,眼神中带着几分审视,“苏阁主为何要将如此重要的情报送给我?”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苏凝香身为情报组织首领,必然不会无缘无故出手相助。
苏凝香莞尔一笑,坦然道:“将军是个聪明人,小女子也就不绕弯子了。
‘红袖阁’虽然消息灵通,但运转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这些都离不开粮草、军械的支撑。
如今乱世之中,唯有依附强者,才能生存下去。
将军在山海关自立抗敌,气魄非凡,小女子认为,将军值得‘红袖阁’投资。
”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认真起来:“这份情报,算是小女子的投名状。
我希望能与将军达成合作,‘红袖阁’为将军提供顺军、清军的各类情报,而将军则需为‘红袖阁’提供必要的粮草、军械支持。
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李明远沉吟片刻。
苏凝香的提议确实诱人,“红袖阁”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