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第26章 小旗

第26章 小旗(2/3)

” 肖先生低头喝了口茶水,随口道:“什么书都没读的人自然是最贵的,但只要无案底在身,都可以替你办妥。

    ” 渐渐的,经过肖先生解释,杨凡也明白了这时候的买官流程。

     大概意思就是朝廷缺钱想挣银子,广开捐纳。

    只是此捐纳出身者被视为“异途”,与科举出身的“正途”官员存在明显等级差异,备受有取得正经功名者的白眼。

     本朝时期,捐纳门槛进一步降低,甚至允许直接捐生员、秀才。

    如山东蝗灾时,捐白银五十两即可补为生员,时人称为“蝗虫秀才”。

     杨凡想想也能接受,想要当官也仅此一途,于是又客气地向肖先生敬了一杯酒:“如此便有劳肖先生了。

    ” 眼见此事已经有了初步计划,许师爷适时地插话进来,与肖先生聊起了家常,相比杨凡而言,两人要更加熟悉。

     酒过三巡饭过五味,肖先生心满意足地叫过随从带着银子离开,杨凡与许师爷一路送到头。

     末了许师爷才说,肖先生乃是陈道员的幕友,也就是类似于私人秘书之类的人物。

     这种找路子买官的事,作为一个正五品的道员,是万万不可能在情况未明的时候自己亲自出面沟通的。

     万一事情不成,或是败露惹上事端,对方也可以弃车保帅,将自己撇得干干净净。

     所以也让杨凡放宽心,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一步一步来。

    杨凡也没有其他法子,听了许师爷的解释只能接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银子给到位后,办事效率突飞猛进,在肖先生指示下,杨凡掏出了三百两银子上捐给了成都布政司。

     再是些时日后,监生功名还没到,县衙的告身就已先交到了杨凡手中,通知他在十二月之前到达威州卫。

     这告身还特别写明了:“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尔等忠心报国,捐纳资财、助国所需,特予授职威州卫小旗官,以表尔之忠忱。

    ” 小旗官在武官品级中很低,但也写明了此职位对应捐纳的金额是一百五十两,可谓是将卖官鬻爵公开化、透明化。

     杨凡不知道的是,明朝崇祯年间因为财政严重匮乏,内部流寇,西南奢安之乱、外部后金,朝廷在军事上的开支巨大。

     在这种情况下,卖官鬻爵成为了一种快速获取财政收入的手段。

     原本一些官职是不能通过捐纳获得的,但在财政危机的压力下,更多的官职被纳入了捐纳的范围。

    比如可以捐身份,像国子监监生、秀才、举人等身份都能通过捐纳获得。

    也能捐待遇,捐一定的银两可以获得候补县令、知府等官职。

     虽然小旗官是不值钱的卫所官,但杨凡来了这时间一直饥寒交迫,这从民到官这一步本就困难,作为他第一次当官,心中难免心潮澎湃。

     他当即召集了石望和谢家兄妹,安排谢家兄妹两个留在这儿继续监视跟踪许师爷,自己则带着石望马上出发,沿着驿路,前往威州卫上任。

     杨凡两人一路穿过成都,到达威州卫(今四川汶川)。

     威州卫作为一个卫,位于四川成都以西地区,是防范西面少数民族的重要军事卫所,主要作用是维持西南边疆稳定、巩固政治统治。

    设立于洪武十二年。

     此处设卫,主要是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和管理。

    威州地区民族众多,情况复杂,必须保证在该地区的政治权威,确保政令的畅通和执行。

     杨凡成功到达威州卫后,按例先是找直系上官总旗报到,以证明自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风生水起,山海可平 箭神三少爷 临安风骨 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 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 朕的大秦!万邦臣服! 一剑照汗青 天下第一!小说版 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 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 千秋一烬 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 1621,不一样的大明 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 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 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 大明养生小帝姬 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 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 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 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 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 祖宗们,时代变了 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 大唐问道:逍遥万界游 综武侠:摸鱼系统 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 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 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 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 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 一枪定山河 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 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 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 玄黄十二域 综武:开局成为燕十三! 这个师爷很科学 大唐长安秘物栈 青金志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诸天:开局舌战杏子林 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 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 多子多福:背着赵敏成了明教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