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小旗(3/3)
己到了。
可得到的答复是,总旗并不在军营,似乎是去最近的城里了。
杨凡无奈,只得让他们去通知那总旗,自己则带着石望在营地里干等,等得久了,便在这军营中四处观望。
这地方说是军营,杨凡却觉得更像是难民营,窝棚歪七扭八,混着木制小屋遍布视野中。
只有远处一处平地空旷无一物,应该是校场,可那校场也久不使用,如今堆放着不少杂物,像是个露天仓库。
而且按理来说,一个卫有五千多人的军户编制,如今这里却只有寥寥一两百人。
除了人数,一个卫还应有供应五千多卫所兵屯垦的田地,可杨凡沿途所见,虽有田地,却满目凋零,哪怕有人耕耘其中,也是毫无生气。
卫所兵正如传闻那般:“经年戍守,身却无挂体之裳,日鲜一餐之饱;每见一兵,有单衣者,有无裤者,有无鞋袜者;饥寒逼体,绥而病,僵而卧者比比皆是;人仅骨立,衣甲全无”。
两人还在四处闲逛张望时,忽听到一阵爽朗笑声,随后一个穿着布甲长靴的男人迎面走来,他浓眉大眼,脸上满是热情。
见他走来,杨凡已经大概猜到他的身份,当下拜见道:“属下新任小旗杨凡,拜见总旗大人!”
这总旗姓陆,都江堰人,他早些时候便已从百户所得知了消息,眼前这年轻人走了关系,直接调来当小旗。
后续是要一直在卫所养老,亦或只是过来镀金目前尚不可知,不过这种人物,保不定背后有某些来自成都的大人们为其站台。
所以陆总旗不仅不会摆上官的威严,反而要广结善缘,以求日后能够多条路子。
陆总旗连忙将杨凡扶起来,热情地拉着他的肩膀:“今日疏忽,忘记杨兄弟要来,是我的不是,还请杨兄赏脸,让我为你赔罪洗尘。
”
“不敢不敢,陆大人真是折杀属下了。
”
可陆总旗却十分坚持,杨凡不好拂了他的面子,只好随着他一路去了最近的镇上,点上一桌子菜,喝了一晚上的酒。
杨凡无意和这些卫所的武官过多纠葛,他本就要去那营兵制的队伍里,来做这小旗只是过渡,这个陆总旗也只是一个过客罢了。
但同时也不好得罪这卫所体系的人,毕竟谁也不想多一个敌人。
饭吃到一半,两人基本聊开了,杨凡为陆总旗献上仪金二十两。
陆总旗瞬间双眼放光,嘴上说着不用,可心里却乐开了花。
仪金是官场礼仪费用,比如新官上任、官员之间的拜访、官员寿辰等场合,下级官员或相关人员会送上仪金,以表敬意和祝贺。
可陆总旗年过半百,在这岗位也从新兵蛋子变成了小领导,收礼不少,仪金却是屈指可数。
陆总旗当即就觉得杨凡越看越顺眼,拍着胸脯说要给他分配一个最舒服的小旗队,保他舒舒服服,哪怕自个在省城抱着小妾享受,一年不来驻地,他都有法子保他没事。
说完这个,陆总旗又是几杯酒下肚,开始以过来人的口吻,要教他如何在武官队伍里,过得舒服,过得自在,还能敛财有道。
这话匣子一开,陆总旗先是羡慕了一阵营兵。
说朝廷主要供养营兵,每年都发武器装备,军饷军粮也远比卫所军丰厚。
卫所军平时的武器装备很少更新换代,军饷也少得可怜,如今已成家的卫所军士每年军饷折平价银六两,未成家的仅三两。
羸老残疾卫所士兵每年仅折平价银二两五钱两。
喜欢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请大家收藏:()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