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吴逵的抉择(1/3)
吴逵离开后,工棚里陷入了一种异样的沉寂。
他那番关于咸阳关注和交割日不平静的话语,像一块巨大的、冰冷的石头,投入了每个人刚刚因体系初成而略显振奋的心湖,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深沉的、令人窒息的漩涡。
连平日里最沉得住气的黑伯,打磨铁料的手也停了下来,昏黄灯光下,他那张布满沟壑的脸显得格外凝重。
二牛不再像往常那样咋咋呼呼,而是紧握着拳头,关节捏得发白,眼神里充满了野兽般的警惕和不安。
猴子更是下意识地抱紧了那摞视若性命的记录木板,仿佛下一秒就会有人冲进来抢夺。
赵老蔫停下了搬运矿石的动作,拄着铁锹,茫然地望着棚顶漏进来的稀疏星光,不知道在想什么。
秦战站在原地,良久未动。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空气中弥漫开的那股无形的、却比刀锋更冷的压力。
这压力不再仅仅是来自营地里那些觊觎的目光和龌龊的交易,而是来自更高、更远、更无法抗拒的地方——咸阳,那个象征着大秦最高权力和秩序的中心。
他知道吴逵不会无故放矢。
这位百将看似粗豪,实则心思缜密,在边军摸爬滚打多年,对上层风向有着敏锐的嗅觉。
他特意前来,说出这番话,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一种……近乎示警的态度。
“都别愣着了。
”秦战终于开口,声音打破了死寂,带着一种强行压下的平静,“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天塌不下来。
”
他的话像是一剂勉强生效的镇定剂。
众人互相看了看,默默重新开始手中的活计,只是动作明显变得更加僵硬,气氛也更加压抑。
秦战走到工棚角落,那里堆放着他们这两个月来的部分成果——几捆用最新泥模铸造法制作的、形制规整的青铜箭簇,几块经过淘洗、筛选后炼出的质量相对最好的生铁锭,以及那几块经过“炒炼”、展现出优良韧性的熟铁/钢块,还有那把用“炒钢”锻造的短刀。
他拿起那把短刀,缓缓抽出。
暗蓝色的刀身在油灯光下泛着幽冷的光泽,刃口线条流畅而致命。
他用指腹轻轻拂过冰凉的刀身,那坚实而润泽的触感,仿佛能给他带来一丝力量。
技术,他已经做到了当前条件下的极致。
体系,也已初步建立。
但正如吴逵所言,这远远不够。
在这盘权力的棋局中,技术和成果,往往只是棋子,执棋者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他现在,急需一个能在棋局上为他说话,至少是能暂时稳住棋盘的人。
吴逵,是目前唯一可能的人选。
但吴逵的态度暧昧,既有欣赏和庇护,也有权衡和自保。
如何能让他更坚定地站在自己这一边?
秦战陷入了沉思。
光靠空口白话的忠诚和未来的许诺,在现实的利益和风险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他需要给出实实在在的、能让吴逵动心,并且能立刻增强其地位和话语权的东西。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摞厚厚的记录资料上,一个念头逐渐清晰。
夜深人静,除了负责警戒的二牛和另一个士兵在工棚外阴影里如同石雕般伫立,棚内大部分人都已蜷缩在角落里,带着满腹心事和疲惫沉沉睡去,鼾声断断续续。
秦战却毫无睡意,他就着如豆的油灯,开始在那堆记录中仔细翻找、筛选。
他避开了最核心的、关于“炒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