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书童疑云,排查内鬼隐患(2/3)
在书页上。
他把这本书放在《十三经注疏》旁边,故意对小安说:“这书里夹着张旧银票,你帮我找找,找到了算你的赏钱。
”小安眼睛一亮,立刻去翻书,可翻了半天也没找到,嘟囔着“是不是掌柜的记错了”。
等他走后,墨苏去看——蛛丝断了,朱砂丸掉在第廿三页的“九尾狐”图上,书页边缘还有指印,正是小安的尺寸。
三饵过后,墨苏心里已有定论:小安就是三爷党安插在他身边的眼线,目的是偷取翰墨斋里的情报,尤其是三爷党官员的往来记录。
【听雨茶楼:暗语定计驯内鬼】
第四天清晨,墨苏借口“买新茶”,去了粘杆处的外围联络点——听雨茶楼。
老茶头正在柜台后筛茶,见墨苏进来,头也不抬地问:“施主想买什么茶?明前的碧螺春刚到,就是贵些。
”
“我要的茶,得能除家里的虫。
”墨苏将枚刻着“寒”字的铜钱放在柜台上,这是他与粘杆处的新暗号。
老茶头扫了眼铜钱,手指在茶盘上敲了三下:“虫有好多种,是蛀书的蠹虫,还是偷油的老鼠?”
“是只偷嘴的老鼠,总惦记着柜里的干货。
”墨苏压低声音,“杀了怕脏了地,放了又怕再来,不知老掌柜有何高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茶头拿起茶壶,给墨苏倒了杯茶,蒸汽氤氲中,他缓缓道:“我年轻时养过猫,最凶的老鼠,未必不能驯成捉鼠的帮手。
关键是让它知道,跟着你有鱼吃,跟着别人,只有夹子等着。
”
墨苏心里一亮。
老茶头的意思是,不杀小安,反而利用他贪财的性子,让他成为传递假情报的“双面眼线”。
这比直接除掉更有用——既断了三爷党在翰墨斋的眼线,又能借小安的手,给三爷党送假消息,打乱他们的计划。
“那该给老鼠喂什么鱼?”墨苏问。
“他不是惦记干货吗?就给他些‘假干货’。
”老茶头从袖中摸出张纸,上面画着本宋版书的样式,“这是仿南宋浙东刻本的《论语》,纸是新的,却用槐花汁染过,看着发黄,字是我找人仿的,有几处故意刻错的异体字,懂行的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外行瞧着,就是珍本。
你让他‘偷’去,他定会拿去邀功,到时候……”
“到时候三爷党以为翰墨斋藏着大量宋版珍本,定会派人来查,咱们就能趁机设伏,或者传递更假的情报。
”墨苏接话道。
老茶头点点头,又递给他一小锭银子:“这是‘鱼饵’,就说你赏他的,让他知道跟着你有好处。
记住,驯鼠不能急,得慢慢喂,让他离不开你这口食。
”
【以利诱之:假珍本引敌入瓮】
回到翰墨斋,墨苏把那锭银子放在柜台显眼处。
小安进来时,眼睛立刻被银子吸引,脚步都慢了半拍。
“小安,这几日你整理书籍辛苦,这五两银子赏你,去买件新衣裳。
”墨苏拿起银子,递给小安。
小安受宠若惊,双手接过银子,激动得声音都发颤:“谢、谢谢掌柜的!我、我一定好好干活!”
“好好干就好。
”墨苏笑着指了指书架最上层,“上面那几箱旧书,是前几日收来的,里面有几本宋版,你帮我擦擦灰,注意别弄坏了,这些书可值不少钱。
”
小安的眼睛瞬间亮了,连连点头:“掌柜的放心,我一定小心!”
接下来几天,小安果然对那几箱“宋版书”格外上心,每天都要去擦好几遍。
墨苏看在眼里,故意在其中一箱里放了本伪造的南宋刻本《孟子》,封面用的是染黄的竹纸,扉页盖了个假的“绍兴年间刻书印”,里面还夹了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