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根基(3/3)
伸出去。
陈东仔细思量后,制定了新的销售章程:
底薪定为三十五元,这个数字与生产线上的普工基本薪资看齐,体现了公平,也控制了固定成本;但真正的吸引力在于激励:谈成新客户的首笔订单,给予销售额百分之十二的高额回扣,之后该客户的后续补货订单,也给予百分之五的提成。
同时,为非本地的销售员提供选择:可以申请入住工厂宿舍,节省开支;若选择自行租房,则每月补贴三十元住房津贴。
这套方案将风险与收益捆绑,立刻吸引了有心拼搏的人。
曾在汽水厂跑过销售、熟悉街巷渠道的阿辉,看中了高额提成的巨大潜力和宿舍的便利,入职当天下午就拿着精心准备的样品,直奔油麻地的小商品市场和街边店铺。
而对新界一带乡镇情况熟悉的年轻姑娘阿玲,则选择了住房津贴,在旺角靠近市场的地方租了个小床位,方便她深入市井街巷,开发那些零散却数量庞大的小商贩客户。
扩张的成效,在半个月后开始清晰地显现出来。
车间里,新招募的工人在老师傅的带领下逐渐熟练,机器的轰鸣声变得持续而富有节奏。
规整一新的仓库里,阿勇的台账记得密密麻麻,但井井有条。
销售前线,阿辉和阿玲不断传回捷报,一家家新的杂货铺、文具店成为了长期客户,工厂的月订单总量从之前相对稳定的一千五百张左右,迅猛攀升至接近三千张,产能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月底盘账的那天晚上,陈东独自坐在用车间角落隔出来的小小办公室里,就着昏黄的灯光,手指在算盘上飞快地跳动。
窗外,工人宿舍的灯光依旧温暖地亮着,隐约还能听到工友们休息时的谈笑声。
最终,算盘珠子归位,账簿上清晰地显示:本月工厂的总营收达到了一万一千二百元,扣除掉所有原材料、房租、水电、工人工资(包括销售们不算提成的基本薪资)以及各项杂费,纯利润为四千一百元,比上个月硬生生多出了近八百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阿辉和阿玲凭借出色的销售业绩,拿到的提成收入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底薪,当月收入甚至超过了厂里的技术骨干,这极大地刺激了所有人的干劲。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揉了揉有些发涩的双眼。
然后,他悄然唤出那面只有他自己能看见的系统光幕。
【累计营收】的数字再次跳动更新,折算成本月获得的系统商币。
加上之前几个月的积累,【系统商币】的总余额已经变成了634.472枚。
那些代表着更先进技术、更高效配方的图纸在光幕上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尤其是那份价值10枚商币的【小型胶板生产线简易图纸】。
但陈东并没有立刻选择兑换。
他只是站起身,走到办公室门口,倚着门框,静静地望着窗外那片在夜色中轮廓分明的厂区。
宿舍区传来的微弱灯光,仓库高大的黑影,车间里似乎还未散尽的、混合着松香和热力的生产气息……这一切都如此真实而具体。
他心中一片澄澈:经营一个企业,先进的技术和广阔的市场是让它加速前进的油门,但像让工人安居的宿舍、确保物料流转有序的仓库、以及公平且有激励的薪酬制度这些看似琐碎、不起眼的基础,才是承载着这一切、让企业能够行稳致远的车轮。
父母的殷切期望,几十号工人及其家庭赖以生存的饭碗,都紧紧地系于这些扎扎实实打下的根基之上。
未来的路或许还会有风雨,但此刻,他感觉脚下的地基,又夯实了几分,也宽阔了几分。
喜欢重生1957:我的香江实业请大家收藏:()重生1957:我的香江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