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码头江湖(2/3)
”声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林叔不知何时又出现了,依旧带着那两个跟班,慢悠悠地踱步过来,脸上没什么表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阿彪,火气这么大做咩啊?”林叔的声音不高,却让嘈杂的现场瞬间安静了几分。
“这间厂,现在算是帮我出货的。
你收‘规费’,怎么也不先同我打声招呼?”
阿彪看到林叔,嚣张的气焰收敛了些,但依旧梗着脖子:“林叔,不是我不给您面子。
是这姓陈的不懂规矩,坏了码头边的惯例。
”
“三个月,一千五百块,一分都不能少,不然我以后点样(怎么)同兄弟交代?点样服众?”
林叔眼皮都没抬,依旧盘着那两枚铜钱,淡淡地说:“这样,我替他垫五百,剩下的一千,让他下个礼拜凑齐给你。
”
“你要是连这个面子都不给,”他终于抬眼瞥了阿彪一下,目光锐利,“以后码头上,但凡是我经手的货,你的人,最好绕道走。
”
阿彪脸色变了几变,显然对林叔颇为忌惮。
他狠狠瞪了陈东一眼,朝地上啐了一口浓痰:“好!我给林叔你面子!下个礼拜,一千块!少一个崩(子儿),我烧了你这破厂!”
说完,一挥手,带着几个马仔骂骂咧咧地走了。
陈东刚想上前道谢,林叔却先摆了摆手,语气淡漠:“你不用谢我。
我不是帮你,是怕你这厂子真被他们闹到停工,耽误我出货。
”
“下个礼拜的一千块,你自己想办法凑齐。
要是凑不齐,阿彪再来,我也未必次次都能‘刚好’路过。
”
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陈东一眼,转身带着人离开了。
看着林叔离去的背影,再看看满地狼藉的松香,陈东的心彻底沉了下去。
这一千块虽然数目不大,却彻底打乱了他的资金周转计划。
更让他心头压上巨石的是,这次看似解围,实则是被迫欠下了林叔一个大人情。
这“人情债”就像一道无形的枷锁,以后在渠道定价、供货数量上,自己恐怕再无多少话语权,只能任其拿捏。
他又一次想起警察——要是能靠官方解决,谁愿意欠这种江湖人情?
可上个月码头边的五金厂,因为货物被抢报了警,警察查了半个月没下文,最后还是五金厂老板找了“联兴”的人出面,才把货要回来。
在这码头地面,警察的章程管不了帮会的规矩,找警察只会耽误时间,还可能让阿彪变本加厉。
然而,祸不单行。
两天后的下午,给老客户“昌隆杂货行”送货的三轮车,在半途一条相对偏僻的路上,被两辆自行车故意别停。
司机老刘鼻青脸肿、惊慌失措地跑回工厂,带着哭腔报告:“厂长!货……货被抢了!车上整整一千张粘鼠贴,被人连车带货强行拉走了!”
他递过一张揉皱的纸条:“对方只留下这个,上面写着‘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想要货,带足‘规费’来赎!’”
陈东立刻带人赶到现场,只看到被掀翻在路边的空三轮车,和散落一地的几张粘鼠贴。
几个在附近摆摊的小贩心有余悸地凑过来,小声告诉陈东:“是阿彪那伙人干的……他们专挑没交够‘规费’或者不肯交的商户下手,这已经是这个月的第三单了……我们不敢拦,怕被报复。
”
陈东咬紧牙关,这一次,他没有再去找林叔。
他清楚,这很可能就是林叔和阿彪联手做的一个局,目的就是一步步把他逼到绝境,彻底掌控他的产销渠道。
他回到工厂,从原本要支付原料尾款的账户里,硬生生挤出了一千港元,用一个信封装好,独自一人按照纸条上的地址,找到了阿彪所谓的“堂口”——一个藏在破旧唐楼里的地下赌档侧室。
阿彪叼着烟,斜眼看着陈东把钱放在桌上,嗤笑一声,示意手下点验。
钱没问题,但他却只让人抬出了一半的货箱:“喏,这五百张你先拉回去。
剩下的一半,扣下了,抵偿你耽误我们兄弟这么久的功夫,还有‘辛苦费’。
”
阿彪吐着烟圈,得意洋洋。
陈东胸口剧烈起伏,但他知道此刻发作毫无意义。
他强忍着几乎要冲破理智的怒火,默默接过那五百张粘鼠贴,拉着货,在阿彪一伙人的哄笑声中,离开了那个乌烟瘴气的地方。
回到工厂,工人们都围在门口,脸上写满了担忧和惶恐。
看到陈东只拉回一半的货,大家的情绪更加低落。
陈东深吸一口气,拿起扩音喇叭,站上一个木箱,声音坚定地安抚道:“各位工友!大家放心!货丢了,我们加班加点补做!”
“这个月的工钱,我陈东就是砸锅卖铁,也一分不会少大家的!只要我们人心不散,生产线不停,这点困难,打不垮我们东兴胶板厂!”
工人们被他的镇定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