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风雨欲来山河暗,谋划国运步步难(3/3)
挥中央军,还要协调地方军阀,将这些各自为政的武装力量,整合到抗战的大旗下。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我别无选择。
夜里,我翻阅着一本关于古代战争的兵书,书中关于“以弱胜强”的战例,让我陷入了沉思。
中国历史上,不乏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
这些历史的智慧,或许能给我一些启示。
我尤其注意到了“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等策略。
在未来,我或许需要用这些古老的智慧,去对抗日军的现代化战争机器。
第四周:1937年3月22日至3月31日
三月第四周,北平的天气终于彻底摆脱了冬季的寒冷,春意盎然,但这份盎然却显得有些病态。
我心中清楚,春天带来的不是和平,而是更加激烈的冲突。
周一上午,我在办公室里会见了从南京赶来的军政部部务会议秘书长,一位名叫刘士毅(化名,代表当时负责军政部日常事务的将领)的少将。
他虽然军衔与我同级,但负责军政部日常协调,是沟通各部门的重要桥梁。
“韩次长,刘秘书长已等候多时。
”李明远上尉轻声报告。
我点点头,示意他请人进来。
刘士毅秘书长面色疲惫,显然最近军政部的事务异常繁忙。
“刘秘书长,辛苦了。
”我请他坐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士毅秘书长苦笑道:“韩次长,国事艰难,何谈辛苦。
我此行是奉命向您汇报目前全国兵役征召、军需供应以及军费开支的最新情况。
”
我心里一紧,这些都是抗战的命脉。
“请讲。
”
刘士毅秘书长打开随身携带的公文包,取出一叠数据报告:“韩次长,目前全国各省兵役征召工作总体顺利,但由于长期战乱和经济困顿,一些地方的青年体质较弱,训练难度较大。
同时,由于地方军阀的抵制,一些省份的征兵配额难以完成。
军需供应方面,虽然我们加大了生产和采购力度,但依然无法满足战时需求。
尤其是重武器、弹药、药品等关键物资,缺口巨大。
军费开支方面,随着军队的扩编和战备工作的推进,开支急剧增加,财政压力巨大。
孔先生和宋先生正在积极与英、美等国洽谈贷款事宜,但进展缓慢。
各国对远东局势持观望态度,不愿轻易介入。
”
我听着他的汇报,心头沉重。
这正是历史的困境,弱国无外交,更无强大的经济后盾。
我几乎可以预见到,未来的抗战,将是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进行的。
“刘秘书长,我理解军政部的困难。
但抗战是全民的战争,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资源。
兵役方面,要加强对新兵的体能训练和政治教育,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
对于那些地方军阀,要加大政治攻势,必要时可以采取经济制裁,迫使他们服从中央指挥。
军需方面,要继续挖掘国内生产潜力,将一些民用工厂转产军需品。
同时,要加强对现有物资的调度和分配,确保最需要的部队能够得到优先供应。
军费方面,除了争取外援,国内的抗日救国公债也要加大发行力度,发动全国人民捐款捐物。
同时,要严惩贪污腐败,杜绝任何发国难财的行为!”
刘士毅秘书长郑重地应道:“韩次长所言极是。
军政部将严格按照您的指示,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我已经着手安排了对各省兵役征召工作的督导,并对军需物资的调度和分配进行了优化。
”
我看着他,心中涌起一股敬意。
这些在后方默默奉献的人,同样是民族的脊梁。
送走刘士毅秘书长,我拿起电话,拨通了军事委员会秘书处处长陈诚将军的电话。
陈诚将军是中央军的实力派将领,也是我在军中重要的依靠。
“辞修兄,军政部汇报了情况,我需要你加强对地方部队的督导,尤其是那些对兵役征召和物资调拨抵制的部队。
必要时,可以采取强制手段。
同时,我需要你加快对各地部队的装备清查,将闲置物资调拨到最需要的部队。
我再强调一点:抗战不是请客吃饭,任何胆敢贪污腐化的,都要严惩不贷!”
陈诚将军沉稳的声音传来:“韩次长,我已经着手安排了。
军队内部的腐败问题,我也正在进行严厉整顿,绝不允许有人在国难当头之际发国难财!”
我心头一暖,陈诚将军的铁腕治军,是我所期待的。
“好!有辞修兄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抗战不是请客吃饭,任何胆敢贪污腐化的,都要严惩不贷!”
下午,我召集了情报、作战、后勤等各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战略部署会议。
我将我心中的抗战蓝图,向他们详细阐述。
“各位,三月即将过去,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日军的侵略,已是箭在弦上。
我们必须做好一切准备,迎接这场民族存亡的战争!”我环视着会场,语气坚定而有力,“我的战略思想是:以空间换时间,以游击战配合运动战,在运动中消耗敌人,在消耗中保存自己。
同时,要加强对民众的动员和教育,形成全民抗战的局面。
在大后方,要建立强大的军工基地,为长期抗战提供物资保障。
情报部门要加强对日军的侦察和反渗透,作战部门要制定详细的防御和反击方案,后勤部门要保障前线的物资供应。
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要各司其职,尽职尽责!”
我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在会议室中回荡。
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我身上的压力和决心。
他们明白,这位年轻的参谋次长,是真的要带着整个国家,去拼死一战。
会议持续到傍晚,每个人都带着沉重的任务,离开了会议室。
我独自一人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北平城昏黄的街灯。
三月,这个充满着未知和变数的月份,终于要画上句号。
我的脑海中,无数的历史画面飞速闪过,从“一二八”淞沪抗战到长城抗战,再到即将到来的卢沟桥事变,以及此后八年漫长的血与火的洗礼。
我是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我背负着历史的沉重,也肩负着改变未来的希望。
我无法改变历史的起点,但我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我知道这条路充满了艰辛、苦难、牺牲,甚至还有无数的背叛和无奈。
但我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不断地回响:不能输,绝不能输!
我伸出手,似乎想要抓住什么,又似乎想要抵挡什么。
窗外,春风仍在吹拂,它带走了三月的寒意,却预示着一个更加残酷的夏天即将来临。
我的心,如同那颗即将爆发的炸弹,蓄满了能量,只待那一声惊雷,便要与这命运,进行最惨烈的搏斗。
我已经准备好了,为了这个民族,我将倾尽所有。
夜深了,我拿起桌上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句话:
“三月已过,备战终有时。
民族觉醒,必将化为力!”
我的目光坚定,心中再无一丝迷茫。
八年抗战的序幕,已然拉开,而我,将是这场宏大史诗的指挥者。
喜欢我指挥了八年抗日战争请大家收藏:()我指挥了八年抗日战争